倒是当初去野间爱莉举办的私人文学交流会时,场景和这里有点类似。
不过人家这里明显比野间爱莉那里的“模仿秀”正规多了,虽说宴会气息浓重,但细节上全是和文学搭边的东西,并非借着文学壳子搞私人聚会。
果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国家文化差异那么多,难怪日韩拼了命想融进西方圈子都做不到。
人家从骨子里就和你玩的不是一个东西啊!
随手从一名服务生那儿拿了杯香槟,北川秀正考虑吃点什么东西填填肚子,然而没走出几步,就被一大堆老头老太给围住了。
为了方便互相认识,每个与会的文学家都会在胸口别一块铭牌,上面分别写着你的国籍和名字。
北川秀的外貌和年龄在人堆里很显眼,不过这些人就不太好区分了。
“您好,北川老师,我是.”
诸如此类的开场白在他耳边接踵而至。
北川秀一边点头回应他们,一边认真阅读了他们的铭牌——自我介绍归自我介绍,一股脑儿来这么多人,他也没法全部记住,只能靠铭牌识人。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围聚过来的老头老太们都是拉美国家和美国本土的文学泰斗。
譬如公开抵制了麦卡锡主义,坚持用文学作品抨击社会不公正一面的阿瑟·米勒;
著有《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黑色幽默派文学家海勒;
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代表西方较新思想体系的贝洛与属于意第绪文化传统的辛格;
《党派评论》、《纽约书评》、《华盛顿人》等知名文学评论杂志的主编利·特丽琳等等。
这些人,随便一个跑去日本,都得是“天下一品”级别的文学家去接待。
而现在,这堆占据了当代世界文坛大半壁江山的老头老太们,却如脑残粉般,把北川秀这个年轻人团团围住,问东问西,生怕稍不留神,对方的注意力就被其他人吸引走了。
这就是《百年孤独》问世后给北川秀带来的世界文坛声誉!
写恐怖小说和大众文学的斯蒂芬在这里就是个弟弟,眼看北川秀被大佬们围得水泄不通,只好自顾自去喝酒聊天,等晚上再找机会和他交流。
人堆里。
“《追忆似水年华》这本小说虽然冗长晦涩,但却揭示了一二战时期法国的社会变迁,马塞尔的回忆录和人生就是法国近代史的缩影。
在我看来,这本小说显然属于批判现实主义题材。
没想到近期出版的《百年孤独》却另辟蹊径,同样是为了反映现实和社会,却使用魔幻世界,故事情节支离破碎,思维跳脱,风格怪诞,奇异的文字下蕴含着难以言喻的强大张力”
提到已经被拉美文学奉为教义的“魔幻现实主义”,利·特丽琳就闭不上嘴了。
她是为数不多以文学评论家身份来参加交流会的人,可见她在文学评论界的权威性。
她的一番话很快引来了不少人的附和。
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格也笑着说道:“确实,最近几年,美国文坛热衷于探讨卡夫卡,北川老师的文风其实有点像卡夫卡的荒诞风。
但卡夫卡的荒诞主义,相对于《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来说,就有点格局太小了。
他喜欢以讽刺个人来展现小说,而北川老师则是以一个家族的兴衰来来反映整个时代,令人赞叹啊!
要是《百年孤独》在我那个时代发售,也许那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就没我什么事了!”
这些大佬说话都很谦虚,很好听,辛格说的当然是自谦之词,引来了一片善意的笑声。
虽然是吹捧,但也从侧面体现了他们对《百年孤独》的肯定。
北川秀笑而不语,他知道《百年孤独》最精彩的部分,还是在结尾。
因此他之前也和梦子说了,当这个月连载了完结章后,小说的热度估计还要再往上一个层面。
就是不知道这次瑞典文学院还会不会把自己拒之门外。
哈特里家族举办的这次文学大师交流会十分成功,与会文学家、主办方、媒体人、评论家以及对这些事十分关注的读者们,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而现场情形通过电视节目录制,以录像带发到日本,并被数百万人租借观看,已经是一周后的事。
1997年8月15日。
讲谈社旗下曾经最辉煌的纯文学杂志《群像》被曝以1.4亿円的价格打包出售给了北川文娱。
昔日将北川秀踢出门外的公司,现在却成了他的囊中物,令人唏嘘不已。
同一天,新潮社的《新潮》发售,首刷日销量约1.3万册,让不少人跌破眼镜。
新潮社编辑部现在无比怀念还在与司法机构扯皮的谷崎一郎,奈何这次是文部省牵头,文部省大臣町村信孝说什么都要把谷崎一郎他们往死里整。
热播国民剧《东京爱情故事》渐入高潮,由北川秀作词,小田和正原唱,坂井泉水翻唱的主题曲《突如其来的爱情》霸榜音乐公信榜数周。
电视剧的平均收视率也来到了41.4%,最高收视率更是突破了50%的大关!
8月18日。
《追忆似水年华》在法国出版了第二卷,引起了万人空巷的购买热潮。
同一天,日本东京。
刚租了“文学大师交流会”录像的加藤周一和丹羽文雄兴致勃勃的赶往书店,准备购买最新一期的《文艺》!
慕名而来的读者挤爆了所有书店。
大家都想第一时间知道《百年孤独》的结局究竟是什么!
如今的《文艺》,更像是他们为了一碟醋而包的饺子——
要是没有《百年孤独》连载,日销量可能会砍掉一半,甚至更多!
“北川老师应该是日本第一个真正走出国门的文学家吧。”
已经把《日本文学史》写了第一卷的加藤周一看着狂涌的人群,忍不住感慨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