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离别
讨董大业轰轰烈烈,天下十几路豪杰迅速组建起了数支联军于河内、酸枣、南阳三地屯驻,大战已经一触即发,而董卓面对这种压力再也不能保持淡定,立即就把迁都之事强行落实。
而在朝廷迁都之前,刚刚被董卓升任左中郎将的蔡邕府上,却不太平静。
入夜之时,一名温婉秀丽的女子悄然步入书房,见到蔡邕正在灯下翻阅书籍,好奇之下她往前一看,却发现这书不同寻常,上面文字与常用文字所见不同,更为简易不少。
这时候蔡邕已经发觉身后动静,往后一看,便笑起来:“琰儿,你来了。”
“父亲在看的,是什么书?”蔡琰略微屈膝施礼,好奇的问了起来。
蔡邕看了一眼手中书籍,随手便合上,上面却写着《自然经》三个大字:“此是幽州逆教经文,本是朝廷禁书,只是董太师此前似乎对幽州逆教有些兴趣,便让为父来钻研此经,这不是局势又乱起来了吗,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蔡琰道:“既然董太师已经忘了此事,父亲为何又要翻阅。”
“此书确有出奇之处,我便多看了看而已。”蔡邕摇摇头,目光看向了蔡琰,一时忍不住叹了口气:“唤你过来是有要事交代,且不说这个了。”
蔡琰闻言,乖巧的应是,其实她也是知道父亲来京之后忧虑众多,才会主动聊些其他话题,免得气氛太过压抑。
如今既然要说正事,也就只好收回心神。
“今日朝议,董太师已经决意迁都,不日就将挟朝廷迁往长安,为父自然也是要跟随而去,只不过今日联军在外逼迫,朝廷内部也烈如火烹,时局凶险难以预料,为父觉得还是不带你一起走比较好。”
蔡邕说话之时,神色语气都是抑制不住的忧虑,也不知道是忧虑家国天下,还是忧虑自家女儿。
而蔡琰闻言,也是一惊,却不太愿意:“父亲若是不带女儿,女儿孤苦无依又该去往何处呢?”
一说起此事,蔡琰看向女儿的目光更是心疼。
自己本给女儿安排一桩姻缘,奈何嫁去不到一年,女婿便病亡而去,年不过十八的女儿孤苦无依,也就只能跟随自己这个老父亲了。
不过他早就给蔡琰想好了合适的去处:“今夜你收拾行囊,明日为父遣人送你去往泰山,在你妹妹家中暂避一段时日,待为父这里情况稍稍安定些,再接你回来。”
蔡琰闻言顿时一阵沉默,去妹妹蔡贞姬家中暂居当然是可以的,只不过她更愿意陪伴父亲。
蔡邕早年在朝中被高官陷害,为求避祸便远遁归隐,这一避仕就是十几年,若无意外一辈子都要这么销声匿迹下去了。
哪知董卓专权之后,却是看中蔡邕声名主动征辟,蔡邕本不愿意接受,奈何董卓威胁之下,只能答应。
虽然董卓如今是大汉国贼,虽然自己并不愿意与这个国贼同流合污,但蔡邕也不得不说董卓对自己确实有提携的恩情,不然这辈子自己大概都回不到朝廷来。
这样的情况下,蔡琰作为女儿,自然也担心父亲往后的命运,更是不愿离开。
但是她再一看蔡邕眼神,里面满是对自己的忧心,这顿时让她说不出话来。
作为当今天下一等一的才女,蔡琰在情商上也极为优秀,一下就明白过来,如果自己留下来,恐怕更要让父亲日日担忧。
不如听从安排去妹妹家中暂居,父亲没了牵挂反而能安下心来。
“女儿知道了,明日一早便启程出发。”
面对离别,蔡琰心情不免有些低落,但更多的还是对蔡邕的担忧:“女儿走后,父亲在朝中定要小心谨慎,尤其尤其记得不要与董太师走的太近。”
蔡邕闻言便是一叹,太过聪明的人就是这样不好,什么都明白,也就担心的多。
只不过自己被董卓所提携,这关系又怎么是这么容易撇清的。
如今蔡邕对董卓也是心情复杂,从大汉臣子的角度,他无比希望董卓能被联军征伐戮首,但从个人角度,他未必没有感谢董卓的心情。
最终,他也只能无奈应付一句:“朝中之事为父应付得来,你不必担心,只要照顾好自己便是。”
蔡琰眼眶微红,只得微微欠身行礼,随后就在书房替蔡邕整理书籍起来。
待整理的差不多了,蔡琰这才最后行礼离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