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作者就是裴耀卿的已故好友崔液,这首诗描述的就是上元节。
封建古代最为盛大的夜间节日,在长安,参与者超过了一百万人。
正月十四和正月十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表演的主力不一样,正月十五当天,来自各郡进献的乐舞戏团,会依次经过兴庆宫,随后在整个长安游行。
而正月十四,只有关中和洛阳主力戏团。
每个人对这个节日的期盼都是不一样的,孩童自然是兴奋于可以彻夜玩耍以及各大富贵人家过节的赏赐,年轻男女则是喜欢上元节偶遇调情的戏码,非常的浪漫,巴黎的浪漫远不如长安的浪漫。
中年人则是奔波于各种宴会,与亲友共聚狂欢,或是拖家带口跟着游行队伍畅游,年老一点的,就是图个热闹了。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上元节也是装逼的好机会。
但是武明堂不需要香车宝马,她这个人,就已经足够耀眼了。
梳着高高的堕马髻,雪白色的披袄,身边有金吾伴行,高挑的身形如鹤立鸡群,特别扎眼。
老黄狗就在队伍当中,入目所见仿若天宫仙境,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值了,能够亲眼看到长安的上元节。
这是怎样的繁华,他肯定是形容不出来的。
但是有人能。
今晚的酒肆当中,几乎全在拼诗,而人们议论最多的,就是王维与李白明日的对垒。
长安最耀眼的宗门弟子与大唐最出名的野路子散修的终极对决。
今日的南曲,有一座酒楼最为耀目,楼外无数人翘首望着酒楼临街的二楼窗户,期盼着下一首诗歌的手稿从窗户被扔出来。
以至于这条街已经彻底堵死了,而且依然有源源不断的人群往这里涌入。
不过不要担心这里的治安问题,因为滞留在街道上面的,都是有文化有素质的风雅人物。
什么人的聚会,能吸引来如此多的文人士子围观呢?
当然是更牛逼的文人士子。
贺知章领衔,外加秘书省著作郎綦毋潜、赵郡李氏诗道魁首李颀,范阳卢氏秘书省秘书郎卢象,鸿胪寺录事崔颢、刚从岭南被人捞回来的王昌龄、入京走后门谋官的王之涣、集贤院校理萧颖士、中书省起居舍人崔国辅,还有杜甫、岑参、李霅、王缙、张旭等人,裴迪也在。
这帮人将神韵楼二楼给包圆了,够资格入楼拜会的人,都得排队。
他们其中,即使官职不高,但眼下却是备受崇拜,因为崇拜他们的那波人,跟他们一样爱好文学诗歌。
你让王人杰崇拜他们,恐怕不太行。
这是粉丝和偶像的见面会,王人杰这种大字不识几个的,你给他一首诗,他都看不懂。
但是他喜欢凑这样的热闹,因为他看到了大唐的朝气和繁盛的诗歌风华。
不过接下来,他共情了。
“王季淩组诗二首,张季名亲笔抄录,诸君共赏之!”
二楼窗户,杜甫兴奋的挥舞着手中的一份诗稿,在下方众人高举双臂的鼓噪声中高高抛下。
便见无数人拥往一处,去争夺那张旭亲笔的王之涣大作。
组诗,就是同一题材下由若干诗组成的诗篇。
诗人们在写完一首诗之后,会抄录进自己的诗集,那么什么时候对外公开,也是看机会的。
也许是一次友人的小聚,也许是于某位官员家中的宴席,但最好的机会,无疑是上元节。
因为上元节的传播效应是最高的,一夜之间可传遍长安,数月之间传遍大唐。
所以很多诗人都会在上元节带着自己的诗集进京,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能否一举成名,就看今朝。
而王之涣今夜的组诗只有两首,即使王人杰这样的文盲,也完全听明白了。
什么是真正的大诗人?那就是他的诗大家都能看懂,雅俗共赏。
只见摘得诗稿的那位幸运儿,被身旁的友人扛在双肩上,朝着人群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
随即,此人深吸一口气,目光间神采飞扬,高声吟唱出了那两首组诗:
“今有晋阳王季淩凉州词二首,诸君共赏之。”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人群一片寂然,每一个人都在心里默诵着这两篇诗歌。
而王人杰在听到凉州二字的时候,便精神一震,当听完两首诗之后,泪目了。
狗日的诗人,真特么会写!这是王人杰此刻内心的想法。
他来自凉州,又出身军伍,王之涣的这两首诗,无疑像一道惊雷击打在他的胸口,往日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切身感受,今天被人家两首边塞诗,具象化了。
这就是诗歌,以最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最为丰富的内心情感。
“听说王季淩去岁游历凉州,当是亲历沙场观军,以咏性情,壮哉!”
有人开始拍着胸口,脚下踏步,口中吟唱起了王之涣的这两首凉州词。
一时间,咚咚咚咚的踏步声震耳欲聋,大家纷纷踏歌,从刚开始的节奏混乱,逐渐形成统一的节拍,仿佛是长安士子们以大地做鼓,为远在边疆的藩镇儿郎,擂鼓助威。
王人杰振奋的望着这一幕,只觉弟兄们在边疆卖命,是值得的,今夜的大唐歌舞升平,但仍有像神韵楼这样的角落,士子们慷慨激昂,好让长安不要忘记边塞的残酷艰辛、乡愁别离。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王之涣今晚的两首诗,无疑与当下的长安景象格格不入,但却仿佛硬生生的扯开了一道缝隙,然后扎入这歌舞升平的大唐盛世。
武明堂也闻声赶来,融入这激越昂扬的气氛当中。
她是个女人,但又不像是一个女人,只见她在金吾卫的开路之下,直接踩上道路一旁的柱墩,扬起手臂高喊道:
“河西!威武!”
“陇右!威武!”
“安西!威武!”
她的嗓音非常清亮,在一众男声当中特别的突兀,引得众人目光纷纷向她看来。
不知谁应喝了一句,紧接着,大家纷纷压低喉咙,踏着节拍,口中低沉的震吼着:
“威武!威武!威武”
王人杰见状,将骨朵敲打在胸口的甲片上,口中也随之低吼,双眼猩红,仿若怒目金刚。
这气氛不就上来了吗?
也就是这个时候,神韵楼二楼,传出了一个人的歌声: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楼中,贺知章将酒坛直接扣下,要来一支鼓槌,噔噔蹬蹬的敲打在上面,在为醉酒高歌的王昌龄打拍。
其他人要么拍桌,要么踏歌,要么拍掌,要么直接借来羯鼓
“秦时明月汉时关”随着楼内的歌声愈发响亮,楼外变的越发安静。
这首七言非常简短,记性好的听一遍就全记住了,一时间,整个南曲,都在唱诵着这首诗歌。
而这首诗,将在今夜传遍长安,传遍皇城,传入兴庆宫。
西北的战事,眼下是每一个人都关心的焦点。
这就是为什么,皇甫惟明就算吃了豹子胆,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将陇右的战事,真实的奏报朝廷。
他真要这么干了,不说基哥会不会弄死他,这帮士子就会联名上奏,要求重惩皇甫。
因为士子们和皇帝一样,都是容不得败仗的。
你可以认为他们是愤青,但是这帮愤青真敢上战场。
魏晋南北朝至唐末,其实就是世家子弟撑起了战争,死于战场的世家子非常之多,纨绔子弟才是贬义词,世家子弟可不是。
王昌龄的这首诗,似乎压过王之涣一头,无数的士子纷纷抄录,散播于四方。
而楼内再没有诗歌传出,也许大家都认为,今夜不会有人能压得了王昌龄这篇了,神仙来了都不行。
李白今晚并没有来神韵楼,虽然贺知章来了。
之所以没来,是因为这个场合他来不合适,这是王维友人党,楼内的一大半人都是王维的好友,他们虽然并不排斥李白,但是李白自觉来了挺没意思,所以谢邀了。
他今夜游荡在朱雀大街,观看着乐舞游行,兴致极高。
不知人群中谁喊了一句:
“神作降世,出自京兆王校郎,南曲所作出塞一首,神韵天成。”
李白听到这样的声音,自然会凑过去,他兴奋的拨开人群,硬生生的往里挤,随着逐渐靠近,他听到了那首边塞大作。
他整个人仿佛醉酒一般,翩翩起舞,如痴如醉。
周围的平民像是在看一个傻子。
“此诗可入神品!吾不及也”
李白迎着天上明月,高举酒杯:
“贺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