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13.第311章 大师讲的那些大道理,并非谁都能理解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1章 大师讲的那些大道理,并非谁都能理解

与其等到大明宝钞面临纸币通胀问题,无法再继续推下去时,再去被动实施“银钞并行”的货币制度。

倒不如朱棡趁现在化被动为主动,借着江南四府去年遭受天灾的契机,在南直隶十四府推行“改良版的钞中盐”政策。

为了避免出现像历史上那样,商人不愿运输粮食到边疆换取盐引,导致边疆地区粮食供给紧张的问题。

朱棡先在应天府下辖的八个县城,通过大明钱庄对“钞中盐”政策进行试点。

同时他向朱标和朱元璋两人保证,“钞中盐”政策绝不会作为一项长期制度确定下来。

当然在南直隶十四府推行“钞中盐”政策的风声,朱棡还是率先通过南直隶总督李进之手流传到了民间。

他这么做的用意,主要是为了避免应天府的商人利欲熏心,冒险将食盐运到大明其他地区。

如今各藩属国的使节代表已经到达应天府,并相继下榻在礼部下辖的会同馆。

大明的淮西勋贵子弟,或许会顾忌常家和晋王的势力不敢轻举妄动。

各藩属国的使节,却不会考虑那么多。

毕竟连倭国那种只有几个小岛的弹丸之地,都敢当众屠杀大明使团成员,就更别提其他更加强大的藩属国了。

只要这些人知道银子可以兑换食盐,势必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将手中的白银全部通过大明钱庄兑换成食盐。

然而朱棡储存在大明钱庄里面的盐巴,基本都是带有一丝杂味的所谓“上等精盐”。

放在以前这可是这只有大明皇室和淮西勋贵,才能享用的好东西。

如果不是常茂在御景阁提出,要筹建可以卖盐的杂货铺。

即便是这种颜色看起来不太纯正的食盐,恐怕也不可能会流到市面上去。

将各藩属国的白银吸纳进大明钱庄成为准备金,就是朱棡执意推行“钞中盐”政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只是他没想到这件事情竟然会出现,“墙内开墙外香”的效果。

现在朱棡最担心的,还是江南世家同盟派出来执行刺杀任务的那些死士,会对隐龙卫副指挥使赵虎不利。

毕竟自古以来断人财路,就等同于杀人父母,这基本可以算得上不共戴天之仇了。

看着桌案上那幅墨迹未干的画像,心中思绪百转千回的朱棡,口中喃喃自语道:“但愿他可以逢凶化吉,否则孤王就要亲自登门向那位侯爷负荆请罪了。”

然而就在此时,上元县的一处院落里,一名死士头目却正在向,那些同伴宣传自己的主张。

“想必你们也知道,普通百姓通过辛苦劳动赚钱,辛苦一年温饱都很难保证。

设计规则的人,通过规则制度来赚钱。

他们不用费什么劲,就可以赚到盆满钵满。

毕竟制度是这些人设计出来的,他们比谁都清楚如何利用规则。

就像朝廷的税收一样,设计制度者首先想到的,就是给自己减轻负担。

然而管理天下所耗费的钱财自有定数,那些统治阶层自己不付出或少付出,那么必然有人需要多付出才行。

这是无论谁都能看到的规则缺陷,然而大家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名眼角带着一块刀疤的死士,闻言顿时心生敬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