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此去恐怕会有千难万险,还望爹和娘多多保重。”
看着似乎一脸不情愿的朱棡,朱元璋语重心长地劝说道:“既然已经查明了有刺客虎视眈眈,那就不能让徐家丫头身陷险地。你毕竟师从鄂国公常遇春,可谓是学尽了他的武艺与兵法韬略。
纵然是遇到一些危险,也可以做到逢凶化吉。”
在元末明初的武将里面,常遇春的武力值,算是比较彪悍的。
在一定时间内,他可以称得上是“全军之胆”。
毕竟最初常遇春就是以武勇被朱元璋发现,先登采石立功之后,成为军中教头一样的角色。
他水陆皆能战,喜轻军深入,为先锋陷阵。
另外常遇春的射术过人,在鄱阳湖水战时曾一箭射中张定边,迫使其退走。
在北伐时的洛水北之战里,常遇春先登陷阵。
他一箭射死一人,随后亲率骑兵突入阵中,步军才得以大破元军。
最为关键的是,在大明开国之初,步军多骑兵少。
因此像常遇春、李文忠这种将个人武力与骑兵指挥结合的将领,起到了撕破敌军防线的作用。
在骑兵破阵后,步军随之跟进。
此种战法在大明开国的战役中,可谓是一种保留曲目。
朱棡之所以能够训练出无往不利的晋王军黑骑,与常遇春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然而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
即便是像常遇春这样的猛将,也会有吃瘪的时候。
比如在对阵朱亮祖时,常遇春被流矢所伤,一军皆惊。
另外性格狡黠的常遇春,面对棘手之人时,也会祭出“摇人大法”。
比如在赣州时他猝然面对熊元振,便会呼旁边的将领上前厮杀,可惜最终还是被对方给跑掉了。
还有苏州城外面对张士诚亲自突围时,眼看就要顶不住了常遇春赶快摇来王弼。
让其率军反击,这才压制住张士诚的势头。
从武勇方面来看,在后期的常遇春,已经被傅友德、李文忠等人超越。
实际上这一方面与常遇春副帅的身份有关,另一方面是他长期担任先锋,导致独立指挥能力无法达到名级别有关。
相比之下朱棡十六岁就到山西与北元厮杀,由于身份特殊,没人敢让他做先锋。
于是朱棡在无奈之下只能坐镇中军,指挥邓镇、冯诚等将门虎子杀敌。
三年坚持下来,他反而将常遇春特有的兵法韬略运用自如,甚至还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水平。
可恰恰由于朱棡长期坐镇中军担任指挥官,这也导致他对做先锋的事情多少心里没底。
好在朱棡很快便调整了过来,“儿臣早已经让人布置妥当,只要那些刺客敢出现,必将有来无回。”
马皇后见状连忙提醒道:“如果情况允许的话,还是要尽可能将刺客阻挡在迎亲队伍外面。”
当迎亲队伍离开皇宫之后,朱棡第一次体会到“十里红妆”是什么概念。
大件家具两人抬,成套红脚桶分两头一人挑。
提桶、果桶等小木器,以及瓷瓶、埕罐等小件东西,盛放在红扛箱内两人抬着。
一担担、一杠杠,皆朱漆髹金,流光溢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