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50.第249章 遗作  1978合成系文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9章 遗作

五天后,中央迅速做出决定:恢复茅盾同志党员身份,党龄从21年开始算起。

中国文坛悲痛万分的同时,更感茅公之慷慨。

他临终前,将25万元稿费悉数捐出,激励后辈们继续为文学拼搏,真应了他那一句话:“扫出一条路来,让后来的人走。”

文坛的同志们也称赞韦韬夫妇,他们没有任何私心,遵照着茅公遗愿,将遗物捐献了出来,这种品质绝对是值得尊敬的。

25万,这样数目的一笔巨款,绝对能让人绿了眼睛。

像后世沸沸扬扬的国学大师季羡林遗产之争:季羡林临终前将遗产悉数捐给燕大,儿子季承却喊话燕大归还,还和燕大打起官司。

巴金从上海赶来京城,参加茅盾的遗体告别仪式。

他尊茅盾为老师,多年来始终将自己看作他的学生,习惯称呼茅盾为“沈先生”,此刻无限悲痛。

“我多想再和他长谈一次,没机会了”

“巴老,您保重身体。”江弦宽慰说。

又过几天,韦韬同志找到江弦,还交给他几份稿子。

“父亲离世以前,断断续续看过你的文章,想给你写一篇评论,一直都没写完。”

江弦接过看了一眼,是茅盾为《琉璃月照铜钱》所作的一篇评论。

茅公不仅是出色的小说家,也是出色的评论家,他曾经给《呼兰河传》作序,笔法精辟,相当经典。

捏着这篇两千字的评论,江弦心中五味杂瓶,他出版的第一本《芙蓉镇》便是茅盾给他作了一篇序,没想到在茅公生命的尽头,还遗留下一篇未作完的评论给他。

给沈韦韬倒了一杯热茶,他认真的读了一遍茅公写给《琉璃月照铜钱》的这篇评论。

全篇离不开“理想”二字,茅公对江弦本人围绕“理想”进行延展回忆和评论。

他精辟的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叙事诗,一首凄婉的歌谣。

可惜写到中途便戛然而止,以茅盾先生半年来的身体状况,写这两千余字的评论,想必已经耗费了他极大的精力。

江弦读过以后,将这篇评论平铺在桌子上。

沈韦韬抬起头来,“看过了?”

“没想到茅公对我这样厚爱。”江弦感慨说。

前世他只是一个网文作者,哪里敢想,自己竟然能得到文学泰斗茅盾的钟爱和垂青,听受他老人家的教诲。

“韦韬同志,我想把茅公这篇未作完的评论放进《琉璃月照铜钱》,用作这部小说出版时的代序。”江弦提议。

沈韦韬愣了一下,“这篇文章还没有写完,用作序文,恐怕会影响”

他考虑的很周全,序文是作为单行本的开篇文章出现的,试想一下,读者一翻开这本书,便读到一篇有头没尾的文章,阅读热情肯定会受到打击。

“我倒觉得,这篇序比再写任何一篇序都更加意义非凡。”江弦说,“我知道先生是个严谨的人,这篇序的后半部分,我会以自序的角度补完。”

茅盾极严谨,就连写字也从不草率。

相传是和他年少时一件事有关:他报考燕大,发榜时竟然没有他沈德鸿的名字,只有沈德鸣三个字,一查,原来是填报名单时书写潦草,把“鸿”字写得像个“鸣”字。

“既然如此,便随你用吧。”沈韦韬听了江弦的提议,没什么意见。

既然他父亲为江弦写了这篇评论,想必就算是他本人听了,也不会拒绝江弦这个想法。

了几天时间江弦才题写完整这篇序文。

这天清晨,阳光明朗,风沙不大,江弦蹬着自行车来到了同样位处沙滩北街2号的作家出版社。

“江弦同志?”作家出版社负责《铜钱街》的编辑王淑丽喊他一声,这位女编辑后来还编辑了余秋雨、杨红樱的作品。

“你怎么来了?”

“我来给你们送篇序。”江弦直截了当的说。

他一脸郑重的从挎包里取出稿子。

王淑丽给他倒一杯水,把稿子接到手上,低头扫了一眼稿子,字迹整齐,同时发问:“你请谁写的?”

“茅盾先生。”江弦低声给出答复。

听到这个名字,王淑丽一开始没反应过来,过了三秒,才抬起头来,难以置信的看向江弦,嘴巴张大。

“这”

“是茅公遗作,还没有写完,征得韦韬同志同意,我又补充了一部分。”江弦给她解释说,“你看看写的怎么样?”

“我这就看看。”

王淑丽极慎重的点点头,坐在椅子上,捏着这篇稿子认真的阅读起来。

这篇序文,茅盾写了2千字,江弦补充了3千字,加起来总共洋洋洒洒5千余字。

内容并不算长,但王淑丽看的非常仔细,一个字一个字的抠,读了约莫七八分钟,才看完这篇稿子。

等她再次抬起头来,眼眶都有点湿热。

感动。

这是这篇序文给她最大的感受。

前半部分,茅盾从“理想”二字出发,对江弦延展回忆,对这篇小说进行评论。

后半部分,江弦也从“理想”二字出发,回忆茅盾,讲述他从茅盾那儿听来的教诲,以及这些教诲和《铜钱街》这篇小说的共通。

前辈欣赏后辈,后辈回应前辈。

像是一问一答,一场对话。

又蕴含着对茅公无尽的思念。

序结尾的部分,江弦写了他最后一次和茅盾长谈的场景:

春节前夕,我到茅公寓所,在后院的杨树下,我搀着茅公,他说:“你背上的担子是一天重似一天,你的生命之火应向改造社会那条路上燃烧,决不可向虚幻的享乐道上燃烧。”

走出后院,我带走了一个孤寂老人的背影。

我想,多寂寞啊!

其实我并不理解他,他在信中写道:“我自知病将不起,我忠心的祝愿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繁荣昌盛。”他的心里装着祖国的文学事业,他为这个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怎么会感到寂寞呢?

我才终于理解我书中的主角。我困惑于“李兰德”甘受孤独的摧残,我认为这是痛苦。可他走向了艺术的至境,怎么会痛苦呢?他生命的终极,如枫杨树村夕阳下焚烧的烈焰般绚烂火红。

前门大街,全聚德总店。

“您真的不要人帮忙么?”

“你们到底是要干啥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