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通俗易懂,让读者明白小说大概内容的同时也被这篇小说的题材或是内容方向吸引。
克里登接着往下看:
“世界在一场大战后被摧毁,在故土的废墟上,人们建立了新的家园,但新政权规定:管辖下的12个地区每年都必须进贡少年男女,参加一档电视直播节目‘饥饿游戏’。”
“这是一项残酷而可怕的生与死的竞赛,所有的贡品必须战斗到死,最后的幸存者就是胜者。”
“24人参加竞赛,只有一人能够存活。”
“抽签日那天,16岁的女孩凯特尼斯的人生彻底改变了”
酷!
克里登忍不住惊呼。
这个方向的题材非常新颖!
克里登当然懂得什么叫电视直播节目。
电视直播在美国不是什么稀罕事儿,虽然最早搞直播节目的也并不是美国,而是bbc,二战以前他们就在全球搞电视广播了。
到了1953年,bbc现场直播了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在西敏寺的登基大典,全英国估计约有2000万人目睹了这位女王的登基现场。
所以在看了这个简介以后,克里登的阅读欲望完全被勾出来了。
他非常敬佩这名作者的想象力。
而且这名作者的切入点非常绝妙,至今克里登还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作者在电视直播这方面进行写作。
“题材是个好题材。”
“正文写的怎么样呢?”
克里登迫不及待的继续往下看去。
“第一章,抽签日。”
“16岁的我和妹妹波丽姆生活在十二区,一个能把人安全地饿死的地方。”
“我们住在‘夹缝地带’,为了养活妹妹和冷漠的妈妈,我每天要到‘牧场’去偷猎,这是危险的并且是违法的,有可能被处死。”
“狩猎伙伴盖尔叫我‘猫薄荷’,我的真名叫凯特尼斯。”
“今天是收获节,我们都得盛装出席那个令人室息的抽签仪式。
“.”
克里登很快看进去了这篇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叫凯特尼斯,是个16岁的女孩,家境贫穷,父亲去世,他依靠在十二区围栏外偷猎、采集野果勉强养活妈妈、妹妹和自己。
而故事的背景则是设在未来世界。
在这个时期,旧有的世界已经毁灭,一个强权国家在旧世界的废墟上建立起来
——帕纳姆国。
“帕纳姆国”一共分为12个区和一个名为“凯匹特”的中央区。
十二个区此前曾反抗“凯匹特”的强权统治,并被残暴镇压。
统治者为了让人们记住并惩罚反抗的人及后代,于是制造出了恐怖的“饥饿游戏”。
“饥饿游戏”每年都举办一届。
每一届游戏都会从12个区的年轻青少年男女中,抽签选出一男一女参加竞技比赛。
12个区,也就是一共24个参赛者。
在比赛过程中,会有摄像机二十四小时跟拍,并直播内容给全国人们观看。
而这场直播将被电视现场直播到全国,每个人都必须观看,并且要当成节日一样庆祝。
对于其他十二区,这毫无疑问是羞辱和折磨。
但对于中央区凯匹特来说,“饥饿游戏”是年度盛会,是一年中最大的乐趣。
顺带一提,在“饥饿游戏”之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机制:观赛者可以投票给自己喜欢的选手,也可以为选手送上礼物,这些礼物将会成为参赛者在游戏中可使用的道具。
话分两头。
那些被选中的参赛者,将被集中到一个人造的荒野求生环境中。
在规定的期限内,只有一名最后的胜利者可以活下来,成为本届的冠军。
作为冠军奖励,胜利者今后可以不再过衣食无着的生活,并不必再过苦日子,从此衣食无忧。
仅仅是小说的多方面设定,就让克里登感到非常的惊艳了。
什么游戏.直播
哎呀。
新颖!
太新颖了!
他继续往后看。
小说既然对“饥饿游戏”铺垫良久,那么小说的主角凯特尼斯当然要参与进这场游戏中来。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凯特尼斯的妹妹被选中为贡品,为了保护妹妹,凯特尼斯代替了自己的妹妹,成为“饥饿游戏”的选手,与同区的一个男孩皮特一起参加第74届“饥饿游戏”的比赛。
在游戏的准备过程中,她们的指导老师和造型师别出心裁为俩人的出场做了很多的准备,使得他俩赢得了全国人们的喜爱。
嗯,用潮流一点的话说就是炒cp。
为了热度和话题,凯特尼斯和皮特被当作一对恋人到处宣传,其实两人一开始并不是,但为了活命,只能在摄像头下表演恩爱。
“饥饿游戏”终于开始,起初凯特尼斯和皮特分别逃亡,用自己不多的技能保护自己。
到了后来,两人渐渐发现,那些喜欢他们这对情侣的观众,会因为心疼他们,给他们“打赏”一些有用的药物和食品。
发现这一点以后。
为了获得援助,凯特尼斯和皮特开始表演恩爱来取悦观众,他们两个人被迫互相帮助,相处过程中有真情也有假意。
另外,除了凯特尼斯,小说还讲了其他参赛者各自的背景和动机。
他们在游戏中猎杀、追踪、饥饿、伪装、智斗.上演一幕幕生死存亡的求生博弈。
“哎呀。”
克里登看的肾上腺素狂飙。
这小说写的行云流水,各种设定非常吸引眼球。
克里登越看越爽,越爽越看。
这作者太会想了!
什么逃杀游戏、炒cp、送礼物.
尤其是这个送礼物,真是有点意思。
没想到未来的电视直播在这个作者的设想中居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他一口气看完小说的余下部分。
作者写的驾轻就熟,非常漂亮。
读完一篇好小说,克里登伸个懒腰,心情大好。
既是因为收到了一篇好稿子,又是因为这篇小说的前途非常光明。
在克里登看来,这篇《饥饿游戏》发表以后,必是一篇震动美国文坛的佳作。
一想到这儿他的心情就变得更加美妙。
“我们美国文学真是欣欣向荣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