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55.第252章 现实主义题材  华娱:导演还不能放纵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嗯,几个现实主义题材的。”

“现实主义?”

陈曦表现的很惊讶,“你不是一直看不上现实主义题材吗?”

张辰大惊:“谁说的,谁造的谣?”他很想将造谣者拉出来戳死。

“不是吗?”

“当然不是。”

上辈子穿越前张辰已经40多了,看电影这个事情,35岁前和35岁后观影习惯有明显的区别。

35岁前,张辰喜欢的东西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看电影喜欢看大片,视觉炫酷的,香车美女,爆炸枪战,总之是能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的那种。

35岁后,对这类型的电影逐渐无爱,反而喜欢上了现实主义题材。

比如《我不是药神》《二十一条》《保你平安》这种。

看完之后能找到共鸣,或者对生活有所感悟的那种。

对漫威这种视觉盛宴类的片子不再感兴趣。

很奇怪,但就是这样。

昨晚看了那则帖子对他还是挺有触动的,所以奋笔疾书,将记忆里几个好写的现实主义题材的本子逐一写了出来。

“《落叶归根》?”陈曦凑过来:“这是一个什么故事?”

张辰将只抽了半支的烟按熄在烟缸里,“农民工死亡,他的同乡工友带着他的尸体千里还乡的故事……”

“啊?”陈曦惊讶的张大了嘴。

张辰将她的小嘴闭合:“别惊讶,这是根据今年年初《南方都市报》报道的一则新闻改编的。”

张辰甚至还拿出了那张报纸——

同伴左某客死他乡,为了让死者尸骨还乡,湖南人李绍为等4位老乡先后将死者假扮成醉鬼、病人,欲将死者从福建运回湖南老家,转运广州途中被警察发现后制止。

随后,死者左某的尸体被送往广州殡仪馆,其家属也陆续赶到。

《南方都市报》以及一些其他媒体对该事件还进行了一系列后续报道,涉及李绍为遭死者家属责难、李和左老家情况、左某后续丧事处理等,在当时引起很大关注。

原始空,导演张扬就是看到了这则新闻,然后编写了《落叶归根》的剧本,请了赵本山出演。

剧本最开始叫《落叶》,后来听从赵本山的建议改为《落叶归根》。

张扬将电影里的四位工友合为一人,并填充了一些剧情做成了公路轻喜剧。

想法其实很好,不过最后影片的票房不太好,没有收回成本。

但这和电影质量没关系,主要是宣传不到位,另外选择的档期也不好。

他选在了贺岁档。

可能是觉得贺岁档观影人次多。

但没考虑宣传的问题。

贺岁档都是大片,和他同期的是《黄金甲》,以张卫平的尿性,肯定要占据了大部分版面的,那还能有多少资源留给《落叶归根》。

电影的确是部好电影,赵本山的演绎也非常精彩,看了让人久久不忘。

可惜了。

这影片根本就没有多少关注度,票房当然好不了。

票房不好,院线就会降排片,那票房就更好不了了。

不是每一部片子都能靠口碑起来的。

另外说下,本山大叔的演技其实非常不错的,《刘老根》就是最好的证明。

论演技,他比范伟要好。

其实国内很多人的演技都被严重低估了,尤其是喜剧演员,因为人们总是不自觉的把电影角色当做是他们喜剧角色的延伸。

当然,郭德纲除外,他是真不会演。

德云社那帮人在影视方面发展最好的是大公子,那是因为他饰演的角色很多和他本身性格就很相似,相当于本色演出。

张辰考虑过,这片子如果由他们星辰娱乐来做,再找个五一或者十一档,弄个两三千万票房应该没问题。

再高就不太可能了,毕竟是现实主义题材。

现实主义题材因为要尊重事实,戏剧冲突一般不会很强烈,想要打动观众唯一的办法就是引起共鸣。

但《落叶归根》的故事最多只能让人感动,有一些感触,想要引起共鸣还很难,这就限制了票房天板。

后世的《我不是药神》为什么能拿到31亿的票房,那是因为生病治不起这事在我们身边太多了。

观众很容易就从自己的经历里找到相似的情况,这就引起了共鸣。

“这故事你来拍?”

“不。”

张辰摇头:“我恐怕没时间,好莱坞还有一部《看见恶魔》,国内则是《画皮》。”

“那你准备找谁拍?宁昊?做成疯狂系列?《疯狂的归途》?”

是个好提议,但张辰不太敢这么做。

宁昊是他推出来的导演,想做成星辰娱乐的第二面旗帜的,容不得半点失误。

而且《落叶归根》的剧本结构和疯狂系列南辕北辙。

疯狂系列最大的标签就是多线叙事,《疯狂的赛车》几乎将这点做到了极致。

为什么后来的《疯狂的外星人》口碑那么差,除了那是部赶工之作外,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也是个很大的原因。

一听说‘疯狂’开头的,人们下意识就会觉得是多线叙事类型的,这已经被宁昊玩成标签了。

你硬蹭疯狂的热度,很快就会知道什么叫成也风云,败也风云~

“算了,宁昊也不行,我还是想想其他的人选吧。”

……

求月票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