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6章 后世打仗怎么像排队枪毙?  视频剧透历史,从闪击波兰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因为崇祯意识到,天幕上这支军队的作战方式,和自己目前的大明的军队部队相比,没有不可逾越的差距。

粗晃一眼看上去的话。

大家都是火枪,加刀刃,加火炮的战斗模式,大差不差嘛!

这就意味着。如果天幕上的部队很强。

那么大明也可以学。

当然崇祯也知道自己的大明,大部分的军队都是临阵放三箭,就算对得起皇上的杂鱼部队。

如果是这种没什么士气的军队。

即使照着天幕学。

估计也学不出什么名堂。

但整个大明好歹也还是有少数的精锐部队。

倒也不是练不出天幕上那样的令行禁止。

完全有能力,练出天幕上的精兵!

而同样是在明末,李自成看到天幕上的瑞典军队,在整齐的行军的途中就遭遇到了炮击。

于是猜测说道:

“敌人的炮火挺凶猛的,这瑞典军队应该要提速冲锋了,免得在这里白白的挨打。”

……

天幕。

瑞典军队遭到炮击,天幕同时切换到了战场的另一端。

在战场另一端出现的军队穿着绿色的制服。

他们被天幕标注为沙皇俄国的军队。

沙俄军也开始前进。

并且几乎和对面的瑞典军一样,也是排成若干个长条形的队列。

在轻快的鼓点伴奏中,踏着整齐的步伐向敌方发动进攻。

两边的士兵,手中都拿着可以远距离攻击的火枪。

但都没有急着开火。

而是都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的走向对面。

距离越来越近。

两支军队彼此之间的距离,甚至只有不到五十米。

如果不是战场上,时不时响起炮弹的轰鸣。

也时不时的有倒霉的士兵,被炮弹命中当场被砸成肉泥。

古人们几乎要以为,这是两支军队在进行队列交流,而不是在打仗。

到了最后,两支军队之间的距离,就只剩下了二十米左右。

这时,瑞典军和沙俄军。

两支军队都同时原地立正,直视着对方的敌人。

……

天幕外。

古人们是完全看不懂了。

在天幕上看到后世军队的作战画面,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特别是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士兵战斗场景,更是次数不少。

再加上看到了枪支,坦克,飞机,航母,战列舰等后世的先进武器装备。

所有的古人们都知道。

后世的战争模式,和他们所处的现在绝对不是一个概念。

但即便知道后世的战争,和现在自己所处时代的战争不可同日而语。

但看到现在的天幕。

瑞典、沙俄两支军队,像盛装游行一样,走到彼此之间只距离二十米的地方停下来

可以说古人们,都是完全的看不懂。

现在天幕上的瑞典军和沙俄军,他们到底是在干什么?

天幕继续。

开火了!

依然是经典的排队枪毙的环节。

瑞典军的前排士兵,集体半跪在地上抬枪瞄准。

发射!

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战场上硝烟弥漫。

对面穿着绿色军装的沙俄士兵瞬间倒了一片。

挨了瑞典军队一轮齐射之后,沙俄这边也采用同样的战术。

抬枪,对着瑞典军队同样一轮齐射。

双方各执火枪。

一轮齐射。

前排的士兵各自倒下一片。

随后便是两方军队同时发起冲锋,从火枪对射变成了近身,刺刀白刃战。

电影拍摄的近距离白刃混战很精彩。

双方投入后备役部队,以及骑兵的穿插也很精彩。

可以说对于观众们来说,是一场十分酣畅淋漓的战争片体验。

古人们,从纯欣赏的角度角度,也会觉得刚才播放的天幕片段很精彩。

精彩。

然而还是没看明白,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

战国。

建立了第一支职业化军队的吴起,看到天幕上两方战斗的场景。

吴起试图从专业角度分析。

“后面两支军队,冲锋之后近距离肉搏战斗的场景,还是可圈可点的。”

“两方的军队,都表现出了勇气和训练度,配得上称之为精锐。”

“但是他们一开始,冒着后世那强悍的战争之神火炮的轰炸,还缓慢的行军。”

“也不闪不避。”

“并且在接近了敌人之后,也不急着进攻。”

“也不做任何防御,就直接对着对面开枪。”

“这不是白白的挨打吗?这有何深意呢?”

吴起知道,天幕上拍出来的片段绝对不是在故意误导人。

而是当时那个时代,战争的模式就是这样子的。

只是一时之间,吴起也想不明白。

后世瑞典和沙俄的军队,在作战的时候,为什么会采取类似于排队枪毙一样的方式。

……

晋朝。

大司马桓温,同样没有看懂。

“这不是战争,这是在排队枪毙!”

桓温绞尽脑汁的分析着。

两支明明很精锐的部队,为什么要用如此愚蠢的方式作战?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