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靠近太阳的地方
两种办法,一种是杨晨之前就已经想过的,另外一种则是从大清中学习得知。
满清虽是异族统治中原,过程有许多令人诟病的问题,号称签字王朝,后期更是沦为列强的代言人,可作为一个王朝,他身上还是有可取之处。
比如说大力推广农书!
大清的农书教学十分奇葩,为了培育更加多的人口,他们效仿老朱的学堂,在各地教育百姓如何种植粮食。
上面的命令颁布下去,下面的人却是执行的十分混乱。
原本是打算正儿八经的教导种植粮食,到最后演变成使用教盆培植的办法来教百姓怎么种地。
这种情况造成最后整个大清谁来了都能说上两句关于种地的事情。
大不列颠的人来了都觉得整个满清在种地方面的氛围相当极端,不管这块地能不能种,适不适合种,都要刨个坑往里面埋种子。
只要有两捧土都能整出两根黄瓜出来。
随着数量的上去,质量也奇迹般的提升,使得满清人口居然有四万万人。
换等耕种法说白了本质就是让百姓有的吃,不至于没得选择去吃树皮跟观音土。
百姓能最大成都利用一分一亩田地换取粮食,他们就不至于揭竿而起进行造反,推翻当前统治。
这是一个科技没有发达的年代,除非是权贵,否则他们根本就不能见识到外面的世界,欲望自然而然就没这么高。
两本书此刻已经分别出现在老朱跟朱标手上,杨思义也被朱元璋挥手示意走上来一起来看。
下方就只有杨晨跟朱棡,两人面面相觑,一个对另一人感到十分好奇,一个对另外一个感到略微拘谨。
朱棡不是没有打听过杨晨的身份,表面上看起来,这位年轻人来历十分清白,几乎没有什么怀疑的地方,唯一能怀疑的地方就是太清白了,白到就好像是伪造出来的一样。
依照自己内心第六感的直觉,朱棡认为,这位朋友肯定跟自己父皇有关,于是他询问自己哥哥朱樉跟弟弟朱棣,结果两人得知老朱跟朱标都没将他身份告知他的那一瞬间,就纷纷闭口不谈。
朱棣也是聪明人,清楚记得杨晨将他的教诲印记在脑海,切勿不能再次出现之前跟徐达类似的事情。
一句话就把他给暴露出去,别说他了,老朱了解情况后都提醒一番。
望着两本书籍,明明书本重量上与其他书籍没有任何区别,却总感觉意义非凡,重若泰山。
他判断说道:
“杨兄所汇总出来的内容对于大明而言绝对意义深远,换等耕种结合化肥带来的功效,最少能让大明在当前供养的人口多增加三四成!”
此话一出,瞬间就让朱元璋忍不住激动,挑眉看向杨思义。
他以前当农民,自然是知道如何耕种田地,也明白粮食的真实收成,在种地方面,老朱绝对不含糊。
“杨尚书,你觉得按照这书上所言,能否达到标儿说的三四成这么多?”
杨思义沉思片刻后应声回答说道:
“按照换等耕种方法上边的这几样办法,老臣认为或许能达到太子所说的效果,大明江山广袤无垠,有山有水有平地,什么地方条件的气候都不同,可只要遵循气节配合化肥加上此等办法,一旦能证实效果,别说供养多余三四成人,哪怕是五成也未必不可!”
玩过帝国时代的都知道,想要让国家变得强大就需要各种粮食,粮食的获取办法有很多,能采集,也能自行耕种甚至去捕猎。
哪怕是拥有大片面积土地,也依然是有人愿意使用多种方式获取食物。
杨晨提出的办法其实在西汉就已经有过类似的记载。
根据《齐民要术》中的‘谷田必须岁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
这两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强调谷物田地需要每年更换作物种类,避免连续种植同一作物导致土壤退化和病虫害累积,指出麻和谷物等作物应种植在肥沃的新田上,避免在旧田或连作田地上种植,以保持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无一例外都是指出农作物换等耕种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宋代也有类似的总结。
南宋时期陈旉所著《农书》提到过轮作养地,地力常新、作物多样,丰收有望、因地制宜,合理轮作、轮作休耕,持续利用。
这些书籍普遍都强调了因地制宜的元素,可惜的是,农书全部掌握在权贵阶层手上,他们利用影响力垄断书籍传播道路,使得百姓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些书籍的存在。
反观满清,统治者很清楚百姓吃不饱就会造反的原因,于是大力推广。
加上当时满清物种很丰富,权贵阶层利用贸易垄断接触海外工业革命的产物,各种化肥还有能提高粮食产量的发明被他们交易到中原。
雍正时期,北方都已经能实行三年四熟或两年三熟的耕种模式。
关中地区多种农耕,冬季收获小麦豌豆,夏季农闲也不能闲着,接着准备到秋季就开始种植小麦,以此达到三年四熟的换等耕种模式。
北方都如此,南方就更加不用多说了,明朝经历小冰河时期后,气候复苏整体向上升温就好像给了满清一个大猛药,南方本就温暖湿润的气候变得更加适合耕种。
雍正时期后面的满清王朝,稻米麦田一年两熟都是常规操作。
两广地区在维度上靠近东南亚的地方还形成了麦、稻等油麦菜三种农作物一年三熟的耕种模式。
一年粮食产量相比于明朝统治时期,增加了四分之一以上!
为什么满清能如此而以往朝代却不行呢?
一共有三个原因
首先第一,气候影响,明朝小冰河时期就不多说了,冰封严寒南下,谁来了都没办法。
第二就是总结的书籍没有真正的能传播到百姓手上。
中原文化绚烂多彩,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技术总结,朱棣的永乐时期更是总结汇总了上下千年的知识,费资金撰写了《永乐大典》虽说这四个字被后世很多人给玩坏。
只要当世权贵愿意把其中内容广而告之到百姓耳中,说不定明朝末年也不至于这么悲壮。
第三自然就是科技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明朝时期,西方世界已经逐渐在文艺复兴的启蒙之下打开人类向往科技世界的大门。
到了满清时期,西方现代技术已成气候,更多能让粮食耕种丰收的办法也趋向于更为科学的方式,加上化肥等神器的出现,自然就满足了换等农耕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基本条件。
琢磨清楚这些事情的重要性,朱标跟上杨思义的话。“百姓要是能看到这两本书跟化肥带来的粮食增产,我都不敢相信民间会多出杨兄的多少香火庙宇。”
朱元璋更是眼眸迸发精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