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章 主动担当,报答天恩!  嘉靖承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1章 主动担当,报答天恩!

梁储双手捧着象笏在腹部前,若有所思地看着天边云翳,笑着说道:

“陛下其实已经给开了一个好的开头!”

“这次地下钱庄的事不深追究,只没收了大量非法之财,算是给百官吃了一颗定心丸。”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无非就是先易后难,先打地基,再上房梁,后盖瓦的事。”

“无论如何,大明银行当先设立起来。”

梁储笑着说后,毛纪跟着附和说:

“是啊,陛下已经明确谕示,大明银行直属内阁,铸币和铸钞之权则归大明银行,这也就意味着,铸币与铸钞皆归内阁也!”

蒋冕颔首:“也是。”

对于三位阁臣而言,朱厚熜所提到的钱法改革里,这是最让他们高兴的事。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内阁也有了自己的财权,也能以需要设立大明银行的名义,建立属于内阁的银库。

而户部、兵部、工部等外朝官衙在皇帝没有继续深究地下钱庄背后的人后,倒也都松了一口气。

这些官员就怕年轻的嘉靖皇帝太严苛,不但抄没地下钱庄,还要追查地下钱庄的幕后靠山。

当然。

他们现在一想到,自己放在地下钱庄还没来得及处理的赃款,和寄托在法慧底下的财产,如今全部落入了皇帝手里,也还是非常痛惜的。

但他们痛惜归痛惜,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不过……

这些官僚们虽然有苦说不出,但他们还是根据现实需要,依旧重新复辟了地下钱庄,重新把自己的不法资产寄托在别的佛寺名下,让他们替自己放贷取利。

很明显,朱厚熜要想在财政上彻底改革成功,达到自己清楚大明各衙门有多少资产,各官僚有多少存款的目的,不是召集阁臣九卿谕示一番,就能完成和实现的。

大明在财政上依旧循着以前的路径。

各衙门依旧公私不分,依旧公私财产不明,依旧说不清楚谁腐败谁清廉。

明面上看,文官们都很清廉。

因为不少还在借钱过日子。

但就是。

同正德朝的一位说是清廉御史官,却能在苏州建起一座宏大的拙政园一样。

不少官员也仍旧在计划着,致仕后也回乡建造很大很奢侈的园林或者置办别的产业。

总之。

官僚们,对天子把金融业务合法化的兴趣不大,也没有去改变这一现状的积极性。

他们甚至宁肯因此忍受皇帝逮到机会后对他们的这些财产一锅端的行为,也不愿意去改变。

毕竟合法化就意味着要向皇帝公开自己和自己衙门有多少钱,那对他们而言,是更可怕的事。

目前唯一有成效的就是,嘉靖朝的新钱,依旧在通过建造京师外城的这项基建工程,流到普通军民手里,然后又因为这些军民去朝廷的粮食局买粮食,而被朝廷回收了许多回来。

这里面,军民们付出了劳动,让京师外城渐渐具有了初步的轮廓。

但是……

京师的大户们还是在炒粮,还是囤积居奇,乃至还把收到的新钱币存起来,不让其流通,甚至主动回收新钱币,以阻止起流通,阻止钱法的成功改革。

尽管与朝廷每日放出的大量新钱和新粮相比,这些行为带来的影响很小。

但这并不意味着,朱厚熜就要坐视京师的大户们,这样肆无忌惮地去破坏钱法改革。

他知道,满朝文武,很多都对改制的积极性不大。

不少官员甚至觉得眼下天下太平、没有什么大患,没必要去折腾。

所以,朱厚熜在表示让内阁牵头筹划把金融业务合法化,建立银行制度后,就让梁储通过荐举的方式,只让张孚敬和王阳明来御书房,同梁储一起,以在经筵之外对天子进行日讲经史的名义,充任御书房大臣,为朱厚熜在改制的事上出谋划策。

“京师的大户仍旧在囤积居奇,进行炒粮炒新钱的活动,让很多百姓更加不愿意把新钱拿出来交易,而更愿意存起来。”

“这无疑很不利于钱法的重塑,你们可有良策应对此事?”

朱厚熜问道。

梁储想了想道:“京师大户们手里有多少粮,我们没法弄清楚,也不好直接派锦衣卫去他们家里搜查,所以,以臣看,直接派锦衣卫抓捕是不可能的。”

“陛下,臣认为,元辅说的是,如今看来,要做好此事,就只能用别的方式。”

王阳明这时开口说了起来。

朱厚熜点了点头,让王阳明继续说下去。

“素来大户欠税最是严重。”

“故以臣愚见,可以以追缴欠税的方式,让这些大户补税,让他们把自己钱粮交出来,而且必须交官定钱币。”

“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收缴他们的钱财,打压他们对抗朝廷新钱推广的嚣张气焰!”

王阳明这么说后,朱厚熜很以为然,但他还是看向了梁储和张孚敬:“你们觉得如何?”

“回陛下,大司马此策的确是一个名正言顺扼制大户气焰的良策。”

“但征收京师大户的欠税,并不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