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浙江余姚那边,这次是枉死了不少无辜百姓,正好可以栽赃到他们身上,说他们杀良冒功。”“让那周尚文知道,要是不知道礼交士大夫,可就不会有什么好名声。”
陶中夫则笑着说起南直士族图谋坑害勇卫营的事来。
黄楷听后笑道:“这样将来或许能让陛下不得不慎重派大兵南下!”
“是啊,以百姓的名义,让陛下对南方不敢轻易用兵,是南方士民之福!”
陶中夫附和了一句。
且说。
南直士族是打算让周尚文率领的勇卫营背上一个欺压百姓、军纪败坏的罪名的。
因为南直士族不想天子可以轻易派自己的亲军南下。
毕竟这意味着皇权开始延伸。
除非像历史上发生了大规模倭乱,南直士族乃至整个南方的大地主大官僚才会不得不支持皇帝调兵南下灭倭。
而其实不只是南直士族不愿意让皇帝让大兵南下。
整个南方的士族其实都不怎么愿意皇帝派大兵南下,而且是派自己的亲军南下。
因为南方已经被南方士族视作了自己的独立领地。
但是,这次浙江发生海寇作乱,皇帝有正当理由派兵南下协助,所以也没有谁好直接谏阻,也就指望着用这种方式阻止皇帝将来随便派大兵南下。
当然。
当浙江巡抚孙润和巡按贺钺奏报说海寇已被击退且被大量歼灭的塘报急递进京后,许多文官也上本请皇帝调回勇卫营。
朱厚熜对此采取了留中不发的处置。
朝臣们倒是只以为朱厚熜是不愿意再相信抚按说余姚没有被攻破才故意留中拖延,便也就只是不停上本进言,催促皇帝调回勇卫营。
话转回来。
天子幸国子监有早已定好的流程,所以,也没有朱厚熜多少可以自由发挥的地方。
毕竟大多数官僚们本质上其实也不希望天子真的在国子监发表一下自己的政治主张,还真的考校出几个特别厉害的国子监生,并破格提拔重用,使之成为改革的助力,所以早就在这方面防得死死的,而把天子幸国子监的每个流程都规定成了具体的礼仪方式。
只有朱元璋这种君主,才有在幸国子监后,直接从国子监提拔一监生担任重要官位的权力。
朱厚熜现在还没有朱元璋这样的权势。
但对于朱厚熜而言,他正在增强他的权势。
因为他不但已经重建威武营,还是开始派兵去南兵,且已经下密旨让周尚文率勇卫营去了南直。
这些都意味着他的权势在继续增强。
且说。
朱厚熜在幸完国子监后不久,就收到了周尚文的急递。
周尚文在急递里奏报说,他已经在金山卫尽歼袭扰余姚的海寇,且生擒数百海寇,还查知有礼部右侍郎顾鼎臣的家族参与其间。
“很好!”
朱厚熜因而大为满意。
但因为朱厚熜是在视朝时看到的周尚文的急递。
所以,朱厚熜也就没有急着下旨逮拿顾鼎臣,而是先来了左顺门。
朱厚熜到左顺门视朝百官后,浙江道御史丁轩就出列言道:“陛下,臣劾勇卫营在到达绍兴府后,军纪败坏,欺压百姓,杀良冒功!”
“可有实证?”
朱厚熜听后当即沉声问道。
丁轩从自己的奏本中拿出一份盖满血手印的状词,道:“臣有余姚官民百人签名血书供状为证!”
朱厚熜接过了状词。
顾鼎臣、陶中夫等官员在见到朱厚熜面色难看地接过状词后皆内心雀跃不已,而嘴角暗自勾起了弧度。
但这时。
朱厚熜突然沉声道:“朕在勇卫营进入南直之前,就因为给朕上密奏说有夜不收发现袭扰余姚的海寇去了金山卫,朕便让内阁下急递让他改道去了南直金山卫,按理,勇卫营根本不可能出现在余姚,所以这些余姚官民怎么就确定是勇卫营在为祸余姚?”
“去了南直?”
“没有去余姚?”
顾鼎臣等听后大惊。
啪!
突然。
朱厚熜拍桌而起,看向顾鼎臣:“顾鼎臣!”
顾鼎臣这时已木然站在原地。
不少大臣倒因此都看向了他。
朱厚熜这时也眸光似电一样看向顾鼎臣:
“周尚文给朕的急递说,他在金山卫擒获令侄顾学颜与海寇勾结在一起,且招拱说余姚之祸皆由你策划!”
“甚至还当场拿获你们顾家要走私日本的大量商货!御史陶中夫说,浙东士族多走私,如果他所言是真,那看来,你们南直士族也在走私!”
“朕现在给你一个向朕自陈的机会。”
“勾结海寇,参与走私,指使海寇攻打余姚,谋灭王氏满门,是不是你策划的?”
“回话!”
追订比三天前掉了四百多,所以求一下追订,剧情目前才走到练新兵,进一步瓦解各大士族,壮大议礼派,且借助议礼派壮大基本盘的阶段,所以可能显得剧情还不是特别爽,作者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内容,让高潮尽快到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