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10.第209章 设观风整俗使,整治士怨  嘉靖承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而许多地方官员明显在立场上也是站在地方大户一边的,所以才会积极的把地方大户的怨气准确上报给朝廷,说地方民众反应袁宗皋和梁储与民争利。

毕竟,这些官员也担心低息贷继续下去会出现在自己家乡。何况,他们的家人也会借助他们的权势,在他们的驻地发一些高利贷取利,现在,放低息贷自然也就会影响他们的收入。

他们固然不敢直接反对,也不敢直接把袁宗皋、梁储怎么样,但选择性的反应一些地方情况还是可以的。

地方御史官更是直接把各自道听途说的话都上奏,比如说自己听当地人反应袁宗皋和梁储强令百姓借贷他们家的钱,乃至逼死人命,还说听当地人反应袁宗皋和梁储勾结官府,故意没到期就逼百姓还债,然后百姓还不起,就威逼官府抓了百姓,抄其家产,以至于民怨沸腾。

总之,仿佛袁宗皋和梁储两个刚致仕的大员,在地方上完全不干人事,其家人更被说的完全不干人事,似乎人均都欠下人命案、强奸案好几个。

对于地方御史官而言,反正他们都是风闻上奏,也不用提供确切证据,所以也就干脆什么都上奏反应就是。

他们甚至还直接自己动手创作一些离奇过分的故事来,比如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劣绅恶霸在乡里为恶的事篡改一下就奏上去,安在袁宗皋和梁储头上。

他们也不在乎皇帝信不信,反正众口铄金,只要反应的够多,传播的谣言够多,自会有人从不信到开始有所怀疑,从有所怀疑到觉得非常有可能。

毛纪、费宏、杨一清、石珤看着刚刚票拟完的一堆章奏,皆神色凝重的很。

毛纪还一边转着手腕一边说:“我们各自选十五本最能反应地方士怨的章奏,给陛下看看吧。”

“行!”

费宏还取下了叆叇,且真的认真选了起来,还一边选一边说:

“只是给两位致仕元老各自二十万银元的低息贷而已,都能在民间搅动起这么大的风雨,这说明改善民生、重夺钱权的事的确难啊!”

“总不能真的只靠以工代赈吧,以工代赈只能让百姓有基本保障,但放低息贷,却能让勤劳之民借着一笔钱发家致富的!”

杨一清则在选本的时候,也提起了自己的看法。

石珤则道:“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夺其利,如夺其命!所以,祖宗不是不知如此惠民,而非得把钱粮放在库里,任鼠咬虫蛀,实在是早知争利于下,不如节用于上。”

众人未言。

这种话,也就石珤敢说。

四人各自捧着十五本反应梁储、袁宗皋为祸乡里、与民争利的奏本,合计六十本,进了宫,来到了御书房。

“朕不看!”

“没什么可看的!”

朱厚熜在得知毛纪等的来意后,也就看着这些奏疏,挥手说了这么一句。

毛纪道:“臣等也没想着一定要陛下看,只是想让陛下知道,现在地方上的物议沸腾到了什么地步,臣等担心的是,梁、袁二公会顶不住,他们都那么大一把年纪了,按理,该安享晚年的,没得为了这点事伤神啊!”

“元辅这是怪朕了?”

朱厚熜问了一句。

毛纪忙拱手道:“臣没有此意!臣只是想问,要不要适当表示一下,派一个大臣下去查一查,做做样子?以免说朝廷中枢对此不重视。”

“可以派人去做做样子。”

“但是也不必太在乎,天塌不下来!”

“以朕看,这件事的本质,还是许多官员觉悟不够高,心里没有朝廷,良知上已经彻底坏了!”

朱厚熜这么说后,众内阁大臣皆以沉默相对。

他们自然是默认了皇帝的话。

朱厚熜这时则继续开口道:“但拿不出名正言顺的方式处置他们,毕竟他们只是反应一下情况,而御史风闻上奏也是其职责,听不听在我们,真要是钳制其言,又有人要说朕在堵塞言路,不允许听到下面的真话。”

“可难道地方就真的只有这一种声音吗?”

“老百姓不敢主动来找官员反应他们的心里话,难道朝廷的官员就不能主动去问吗?”

“很明显,是有人在物议访查方面偷了懒,乃至藏了坏心。”

“朝廷得加强在这方面的力量,一是引导物议,二是要澄清谣言。”

“元辅刚才说派个人去查。”

“以朕看,就干脆常设一个负责引导访查物议的官职,这个官职就叫观风整俗使!”

“以佥都御史官担任,专司在观察民风物价、引导物议事。”

“具体而言就是:办官报反映真实地方情况,同时筹资组织社团与活动,宣教正确的理念,访查百姓真实情况与言论,查缉打击有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的邪恶作品,再就是对优秀作品予以发扬光大。”

“各省和南北直隶的观风整俗使由朝廷直接派,各府州县也设观风整俗使官,以府同知和县主簿充任,所以,每个府州县都增设一名同知和主簿。”

“这样做,为的是便于地方主官在自己的辖区内进行革新除弊、打击豪强、整治民生时,也能够引导物议,而免得自己一心为国为民,却反而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当然,这些地方上的观风整俗使官也要同时受朝廷所派观风整俗使节制,以免他们彻底变成地方主官之口舌!”

朱厚熜说道。

最近追订掉的多,是内容崩了吗,还是养书的多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