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章 免赋三年,建立政法!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皇上如天之仁。”

高拱接过了李春芳的奏对,在此基础上,奏道:“臣启皇上,如今朝廷官员升迁、平调,皆要先退还家中百姓献地,方可走马上任,然我朝官员俸禄,不说与宋廷相比,便是与元廷下汉官相比,都能称之为微薄,乃至寒酸。

故臣谨言奏禀,请皇上增加朝廷官员俸禄!”

六千新官退还献地的成功。

不但没有让张居正收手,反而让张居正“变本加厉”,在朝廷里掀起退还献地的浪潮。

一些正常经过考成法、吏部考核,要进行升迁,或平调的官员,竟被张居正要求,先退还献地,才能上任。

不退还献地?

行!

那就别当官了。

简而言之,官员升迁、平调已经进入了吏部官位变动程序中,官员之前的官名、官位不复存在了,要是不前去吏部新委任的地方、衙门上任,那以前的官位,以后的官位都没有了,等同于主动辞官。

本来升官、迁调是件高兴的事,却被张居正硬生生弄成了悲剧。

当前的大明朝官员,既想升官,又怕升官,更不愿没了官。

官不聊生。

张居正缺德缺大了。

地方衙门没了火耗银,官员又没了献地,以官员们的俸禄,想养活自己和一家人都很难,就更别说养幕僚了。

从秦制诞生后,地方总的来说分为省、府、郡、县这四个单位,而权力的高度集中,便意味着各级衙门的一把手,几乎拥有绝对的权力。

可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哪能方方面面都能照顾的过来,于是,幕僚就应运而生了。

上至督抚,下至郡县,幕僚存在于各级衙门中,代替官员行使、监督权力。

这就是“无幕不成衙”的由来。

一般来说,一个官员至少有四个幕僚,刑名幕僚、钱谷幕僚、挂号幕僚、书记幕僚。

分替官员监掌衙门刑名、钱粮、百事条目、起草公文四件事。

幕僚越好,价格就越贵,聘请一个好幕僚的价钱,往往都超过了对应官员的俸禄,更何况要请四个。

大明朝官员的俸禄,实在是不够啊!

朱厚熜沉默了。

大殿里的人也都沉默了。

在场的人,多多少少都有揣摩圣心的本领,皇上不同意增加官员俸禄。

大明朝皇帝历来设百官如家奴,视国库如私产,今日之皇帝,尤甚于此啊。

就在高拱想着皇上会以祖制不可违的话而拒绝时,却听到泛冷的圣音道:“自今日起,朝廷上下,任何官员不得再聘请幕僚师爷,既然官员无法驾驭过多的权力,那便削减权力,以朕看,就将刑名从郡及以上官署中分离出来,专设一职政法。”

废除幕僚。

改革官员体制,延伸出政法体制,一把手,还是一把手,但权力的削减,就使得地方衙门中多了个能制衡一把手的二把手。

皇上的制衡之道,令张、高、李、陈后脊发凉!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