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1.第241章 南人北迁,天佑嘉靖!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一句圣上有德。

蕴含着陈家数百年传承的威力。“打”的张、高、胡、李四位阁老毫无还手之力。

如果学识储备不够,可能都听不懂陈以勤是怎么对圣上歌功颂德的。

作为当朝大学士,学识是毋庸置疑的,哪怕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脑筋一转,也就理解了“明君在位,苍天赐福”。

张居正四人立刻扶着绣墩就跪了下去,颂圣道:“天佑华夏,天佑大明,天佑圣上,天佑嘉靖朝。”

站在御座之侧的黄锦,学识较之阁老们浅薄了些,但当年也是内书堂表现优异的几人之一,后知后觉跪了下去。

没有颂圣,在这里,没有他颂圣的资格。

跪伏的身体,垂下的脑袋,满是对阁老陈以勤的惊叹。

陈阁老以往表现大多无欲无求,除了百姓的事,在朝廷就讲究得过且过,所以,不巴结、不逢迎,成了外朝、内廷许多人的印象。

可这次颂圣。

让黄锦看到了陈阁老不一样的地方,也有了新的感悟,家族传承已久的人要真对他人歌功颂德起来,就没有别人的事了。

书读的多,当真好处多多。

只恨自己读书读的还是少。

大殿众人心思各异,朱厚熜望了陈以勤好一会,这突然的颂圣,真是让他意外。

而说了这么久的陈家传承,终于让朱厚熜有了好奇,道:“陈以勤。”

“臣在。”

“你读过多少书?”

“回圣上,臣没有细算过。臣生来愚鲁,三岁方识千字,五岁始读唐诗,到了七岁,才勉强熟读四书五经,臣今徒活四十八,圣者文章、先贤典籍、今人经典,想来不过寥寥万卷。”陈以勤惭愧道。

在听到陈以勤七岁熟读四书五经的时候,张居正、高拱、胡宗宪、李春芳还有几分不以为然。

在一般人看来,陈以勤这种,就是世间极少数天才的模样,但内阁几人,谁幼年还不是神童来着?

尤其是张居正,自幼聪颖过人,幼时神童之名,声震江南。

嘉靖十六年张居正就参加了乡试,受到湖广巡抚顾璘的阻挠而落榜。

原因是他希望对张居正多加磨砺,以成大器。

要不然,张居正十二岁就成举人了。

即便被故意阻扰了一回,张居正在第二次乡试,十五岁时,还是顺利通过成为了举人。

陈以勤的天才,在张居正看来不值一提。

但陈以勤接下来的话,让张居正四人越听越不对劲,七岁读完四书五经,四十八岁读完万卷书,合着四十年里,陈以勤读完了一万卷书。

与嘉靖朝年载正好对应。

一年读二百五十卷书,这对张居正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一心二用天赋之下,张居正可以读的更多。

但张家,或者说绝大多数人家,家中没有一万卷书,更别说那些文章、典籍、经典了。

不用想,以陈家的条件,这上万卷书有一部分都得是来自圣者、先贤、今人的真迹、手书。

汗牛充栋,在别人那可能是夸张,但在陈家,可能是真的。

朱厚熜似乎听出了阁老们的心声,询问道:“陈家之中,到底有多少卷书?”

陈以勤陷入了沉默。

这倒不是不想回答,而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猛然去算,一时回答不上来。

“一万卷。”

“两万卷。”

“……”

沉浸入计算的陈以勤,没有注意到自己把数字吐出了口,虽然声音很小,但寂静的大殿,还是能听清的。

当书卷以万卷进行跳动的时候,所有的人神情变得非常复杂,羡慕的心,都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仰望。

当今文渊阁作为皇家藏书楼,其藏书数量和质量是极为可观。

内阁有总记载,文渊阁藏书总计约有伍仟伍佰种,四万三千二百余册,近百万卷。

这些藏书中不乏宋元以来的皇家旧藏,多有珍秘之本。

“回圣上,约在二十万卷左右。”陈以勤给出了回答。

陈家的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及历朝实录、宝训等档案。

族中藏书数量丰富,且质量极高,陈家起家在宋朝,所以珍贵的宋版书居大半。

二十万卷书。

没有文渊阁的书多,可也有两成之多。

“当初成祖文皇帝修的永乐大典?”

“回圣上,有部分内容取自陈家书录。”陈以勤如实答道。

陈家与历代先皇关系都不错,永乐帝靖难登基后,要修古今第一奇书,陈家给予了大力支持。

全书两万两千八百七十七卷,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陈家贡献了抄、刻两千两百八十七卷,一百零九册。

可以说,因为有了陈家,永乐大典这古今第一奇书的规模才这么大。

这时,就连朱厚熜,这位大明朝皇帝陛下,都有些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陈以勤主动道:“圣上若是想修《嘉靖大典》,臣家愿尽绵薄之力。”

根据陈以勤汇说的家中藏书和提供给《永乐大典》的书卷数,就知道陈家“犹有余力”。

再掏出两千卷、百册书,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此话一出。

朱厚熜还在思考。

张居正、高拱、李春芳的神色就开始不太对了,一瞬间就回想起当年还在翰林院时修订、重录《永乐大典》时的崩溃。

古今第一奇书,可不是说说而已,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无所不包。

光一个《永乐大典》就逼疯了永乐及以降十代大明朝学士,再修《嘉靖大典》,今学士和以后的学士还活不活?

在阁老们紧张的神情中,朱厚熜按耐住了修书的想法,摇摇头,道:“大典,就暂时不修了,陈以勤,你有时间对一对文渊阁的藏书,陈家有的,文渊阁没有的,就抄、刻一份,送到文渊阁中去。”

“微臣遵命!”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