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背叛阶级,针锋相对!
海瑞拎着那四荷叶包酱菜走进了内阁直庐。
一个时辰前。
阁老们和六部九卿正副堂官就在这等着了,张居正、高拱、胡宗宪、李春芳四位阁老坐在正中的大案前。
刑部尚书潘恩、工部尚书朱衡、通政司通政司使高仪、都察院左都御史颜鲸、大理寺卿黄清坐在左侧的大案前,副堂官则坐在右侧的大案前。
众人望着慢慢走来的海瑞,眼中充斥着审视、愤怒的目光。
这不像是迎接新同僚,更像是审判罪犯的场景。
在这些朝廷大员心中,海瑞背叛了阶级,是不可饶恕的敌人。
其罪,非以往任何罪官可比。
海瑞却没有受影响,坦然迈进了政务堂中,身为公卿,除天地君亲师外,已无需对任何人跪拜。
海瑞先向阁老们揖手行礼,除在浙江的旧相识胡宗宪起身还礼外,其他三位阁老漠然置之。
海瑞再向两位尚书,三卿揖手行礼,除元辅门生,大理寺卿黄清眼望鼻尖默坐在那里外,其余四位纷纷起身拱手还礼。
两礼过后,没等海瑞行礼,诸衙署副堂官们就站了起来,向海瑞见礼。
别看正副堂官仅一步之遥,但就这一步,不亚于进入仕途后走过的所有路。
不论政见,只问尊卑,副堂官们都要向海瑞先行见礼。
这便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的真谛。
海瑞没有失礼,向副堂官们拱手还了礼。
诸礼毕。
偌大的政务堂,坐了这么多人,却没有给海瑞准备椅子。
同为阁老,胡宗宪没那么多顾忌,便出声让内阁中书舍人傅应祯去搬把椅子来。
傅应祯却没有急着去办,望着师相张居正的眼,等待来自师相的意思。
胡宗宪冷着眼,望了望傅应祯,又望向了张居正,丝毫不加掩饰不满。
对于元辅,他不好说什么,但傅应祯这小小的内阁中书舍人,竟无视来自阁老的命令,当真是张府门下的一条好狗。
高拱也望向了张居正,眼里同样不加掩饰戏谑之色。
他也不想让海瑞有椅子坐,但他更喜欢张居正身有麻烦。
很显然,张居正的门生,内阁中书舍人的傅应祯,已经触怒了胡宗宪,要是今天不能让胡宗宪满意,这傅应祯在这内阁中书舍人位子上,恐怕要当不成了。
内阁中书舍人,是元辅自留地不假,可内阁一共四个人,能让两位阁老以上不满意,就没有再存在的必要了。
张居正眉头微皱,心说麻烦,但也对门生的忠心感到满意,给了傅应祯一个眼神。
领会了师相的意思,傅应祯去搬来了个凳子,能坐人,但坐上去,比着坐在圈椅上的内阁六部九卿大臣们要矮一些。
故意的羞辱。
这下。
胡宗宪彻底动了怒,望着傅应祯的眼神逐渐冰冷,不知死活的东西。
都察院左都御史颜鲸对海瑞发起了邀请,让海瑞去坐他的位置,他来坐这小凳子。
海瑞听说过颜鲸的事情,是个‘一碧涵空照我心’的好官,更难得的是,有颗为万民舍身的心,会同刑部、大理寺,三法司一道重审过去十年大明朝狱事。
堪称人间青天。
而且,两人年纪相仿,海瑞是正德九年生人,颜鲸是正德十年生人,海瑞婉言谢绝了颜鲸换座之想,然后与颜鲸兄弟相称。
颜鲸也是个爽快的人,直接以兄长称呼海瑞,既然兄长不愿换座,那他也站了起来,这副兄弟情长的画面,看得不少人嘴角抽搐。
张居正面色一沉。
高拱的嘴角快要压不住了,几场官场大地震后,能坐在这里的人,基本来说是干净的,是有能力的。
愿意给当朝首辅面子就给,不愿意给,那也能不给。
两位卿官站在政务堂中,一些正副堂官也站不太住了,犹豫着要不要也站起来。
张居正本来在等,等众人站位立场,慢慢发觉事情不太对,当正副堂官们交头接耳都想站起来时,终于忍不住了,总不能他一个内阁首辅大臣站在了所有官员的对立面,开口道:“海瑞,我有话问你!”
元辅一出声,顿时压住了政务堂的躁动,海瑞平静道:“请问。”
张居正站了起来,道:“你以述职为名,暗藏祸心,觐见时上了道狂犬吠日、飞谋钓谤的大逆不道之言,上至内阁,下到六部九卿大臣看了,无不义愤填膺,万难理喻!
我现在要问你,这样做,到底是你丧心病狂,还是以邀直名?”
上疏加俸,文武百官是乐见其成的。
但没想到,海瑞上疏加了中下层官员俸禄,却要减上层官员俸禄。
损己利人,这根本让人无法理解。
常言道:“千里做官只为财,万世为人当为权。”
十年寒窗苦读,数十年宦海沉浮,能不去贪赃枉法,为民做主,在许多人眼中,就够对得起朝廷,对得起圣上,对得起百姓了。
哪有人把本该得到的钱财还往外推的呢?
张居正自诩是个好官,但并不想当个清贫的官,人活于世,没有必要过苦日子证明自己的清廉。
照此执行,中下层官员将对海瑞感激不尽,而上层官员则会抱怨他这个内阁首辅大臣不干人事。
一朝元辅,这是能获取所有功劳的职位,但在这一招下,却要背大锅了。
更没想到,海瑞在御前自请降俸,相当于把所有朝廷三品,甚至是五品以上的朝廷命官们逼入了死角。
圣上那里,绝对在等着在座各位主动上疏自降俸禄,上疏,对不起自己,不上疏,恐得罪圣上。
这番话,顿时引动了一些阁老九卿大臣们的共鸣。他们不过是有几座大宅子住,有几十个奴仆、婢女伺候,有十二时辰待命的珍馐,有满地窖取用的美酒,日子都过得这么清苦了,再降俸禄,住的地方就要破一些,府里的人就该都穿着旧衣服上街讨饭去了。
海瑞慢慢回话了,道:“上这样的疏,进这样的言,是为臣的天职,天职所在,本分所在。
元辅,还有诸位大人,都是读圣贤书辅佐圣上治理天下的人,既听了我的疏,为何会认为我的话是丧心病狂,是为邀直名?
难道说,诸位都不为天地立心,不为生民立命,不为往生继绝学,不循本职本分做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