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0.第110章 李承乾的谋反核心班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0章 李承乾的谋反核心班子

李世民的动作很快,也许是出于对晋王保护的关系。

也许是为了让太子跟魏王更早知道情况。

午膳刚过,消息就已经传开了。

右金吾卫大将军府。

面对兵部送来的诏敕。

原右金吾卫大将军张士贵皱眉道:“陛下让晋王担任大将军,不知对我是如何安排。”

张士贵,字武安,小名忽峍,唐朝开国名将,隋朝大都督张和之子。

跟后世小说《薛仁贵征东》里那个嫉贤妒能的奸臣不同。

历史上的张士贵出身将门,本领出众,知人善任,爱护士卒,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且能文善武,乃唐初一代名将,与秦琼、尉迟敬德、魏征、程咬金等人齐名。

箭术天赋卓越,有勇力,挽弓百五十斤左右,射无虚发。

“陛下的意思,是让将军暂任晋王府长史。”

宦官恭敬的说道。

张士贵微微皱眉。

现在的晋王府长史是马周,不过人在晋州负责处理地方事务,并没有跟随晋王回长安。

陛下让他暂任晋王府长史,这个中意思,很是明显了,就是让他辅佐晋王。

叹息一声,张士贵郁闷回道:“臣遵旨。”

他是真不想参与到这宫廷争斗中去啊。

可陛下诏敕如此,又能如何。

——

李治随姑奶奶同安大长公主返回府邸后,并没有急着去右金吾卫大将军府。

而是在姑奶奶这里聆听教诲。

“陛下跟老身说,太子跟魏王要领兵征讨高丽,等他们凯旋归来,便就让你返回晋州。”

“然而这等事情,又岂是如此简单,届时发生各种事件,真能按时返回吗。”

“陛下还曾说过,让魏王早些前往封地,这都过几年了,依旧不之官。”

“稚奴啊,你要在心里做好准备,做好长期久居长安的准备。”

李治心中郁闷,虽得了右金吾卫大将军的官职,但依旧提不起兴趣来。

听着姑奶奶教导,点头应是。

同安大长公主见此情况,便安抚道:“你也莫要把事情想得太厉害了。”

“陛下的话有句没错,太子跟魏王,并不见得会对你产生多大意见。”

“况且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他们也能猜出陛下的用意,而不是怪罪到你们头上。”

“你毕竟年幼,与之相比差了八九岁,他们这当兄长的,为难你个弟弟,传出去也不像话。”

“且说这长安城中,你有了实权的官职,兵马,那李勣是你的老师,也能在朝堂上帮你说话。”

“再不济,老身可还活着,若你那两位兄长敢太过分,老身定是帮你出面,好生将他们教训一番。”

听完姑奶奶的循循教导,李治心中的石头也基本上落地了。

仔细一想,其实本身也不差的。

只要不参与到太子跟四哥中去,那就关系不大。

“谢谢姑奶奶。”

想到这里,李治躬身作揖。

“你这孩子,自家人,何必要如此客气,倒是显得生分了。”

“姑奶奶教训得是,是稚奴的错。”

同安大长公主笑眯眯的,他便是喜欢这般谦逊有礼的孩子。

嘱咐道:“既然事已成定局,那你就要为后面的事情,多多考虑了。”

“陛下已经给兵部下了诏敕,但你不要急着去右金吾卫大将军府。”

“首先要做的,当是先拜访太子跟魏王。”

“以你弟弟的身份,告诉他们,留在长安,并非你的本意,是陛下的意思。”

“如此,往后想必他们也不会过于为难你。”

“还有一事且要记得清楚,不管太子跟魏王谁拉拢你,千万不能答应。”

“跟太子魏王有关的事情,也千万别去沾染,远远避开便是。”

李治再次作揖:“谢姑奶奶教诲,稚奴明白了。”

同安大长公主慈祥的点点头:“雅宁许久未见了,你这般新官上任,有的是事情要忙,便让雅宁在姑奶奶这小住几日。”

“拜访太子跟魏王的事情,宜早不宜迟,别看他们没有半点动静,想必姑奶奶随你入宫面圣的消息,早就知晓了。”

“你晋王府住得远,就不要折腾了,待会姑奶奶给你置备些礼物,你给太子与魏王送去,礼多人不怪。”

李治忙道:“这怎能拿姑奶奶的东西。”

同安大长公主眼睛一瞪:“你还把姑奶奶当外人看待?”

“稚奴不敢。”

“那就是了,如今天黑得早,你早些去拜访,莫要耽误了时辰。”

“是,姑奶奶。”

李治眼眶有些发红,除了母亲,还是第一次有人对他这般好。

父皇那边不算,李治贞观二年才出生。

当时李世民忙得很,前边皇子都有八个了,魏王李泰刚刚才从过继的那边接回来,自然对李治多有忽视。

也就是长孙皇后疼爱这个小儿子。

长孙皇后病逝的时候,李治才八岁,李世民悲痛之余,更看重太子,疼爱魏王。

魏王李泰十九岁还不之官,而李治十二岁时,就已经去了封地。

这待遇简直是天差地别。

现在哪怕是让其留在长安,也不是想念他,而是为了平稳太子跟魏王的局势。

相比之下,姑奶奶待他,可谓是真心实意,处处替他着想。

“你这孩子,多大的人了,怎的还哭了。”

同安大长公主拿来手帕,给稚奴擦拭眼泪。

这下子,李治哭得更厉害了。

许久,才消停下来。

带着一车礼品,前往东宫。

太子是大兄,所谓长兄如父,于情于理,李治都是要先拜见太子的。

——

东宫侧殿。

李承乾让人搬来一张大长桌。

摆上两个涮羊肉火锅,配菜,酱料。

还有烤羊羔,红烧肉,炖鹿肉,野鸡羹。

各类毕罗点心,水果。

酒是葡萄酒,剑南烧春。

之所以这般隆重,是因为李承乾谋反大军的又一名核心成员,赵节回来了。

赵节母亲是长广公主,李世民的姐姐。

父亲赵慈景在武德初年战死沙场。

母亲长广公主后来改嫁杨师道,杨师道是如今朝廷中书令,中书省的首长,正三品,宰相之职。

赵节年纪轻轻就获得刺史之职,如今担任洋州刺史,现回京述职。

虽说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李世民对他的照顾,但他本身的能力也是足够优秀。

李承乾坐在首位上,看着面前的杜荷,李元昌,赵节。

这算是谋反的核心班子都就位了。

“敬太子!”

李元昌率先端起手中酒杯,大声嚷嚷。

在几人中,李元昌辈分地位,都算是最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