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6.第244章 沧州十里送侯爷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扶好了缰绳,又听岳凌道:“将包袱取下来给我,我背着。你在前面坐着,身后背着东西,不便利。”

香菱依旧乖巧的听从了岳凌的话,将自己随身携带的几件换洗衣物递了过去。掂了掂包袱,岳凌也没垫出细软,不由得暗暗笑道:“真是个单纯的小姑娘,当真信我的话,也不给自己留后路,连点银两都不曾带在身上。”

翻身上马,岳凌接过了缰绳,拨转马头,再扬起马鞭,卷起一阵尘烟,从府衙的后门冲了出去,直奔南城门。

而此时,全城的百姓都自发的往东城门外码头聚集,送安京侯北上入京,他处再无人留意……

……

马车摇摇晃晃的行驶出了府衙大门,林黛玉的内心同样难以平复。

双手捂着脸颊,林黛玉只觉得心脏砰砰跳的厉害,不禁颤声开口道:“紫鹃姐姐,倒点茶来吧。”

雪雁莫不知情的凑了过来,见林黛玉异常的模样,面露疑惑,“姑娘,伱和岳将军最后说了什么?”

“那香囊可给岳将军了?莺儿的手艺是真的很好呀,姑娘学了至少得有八成。”

林黛玉根本无心理会雪雁的话,只是一直默默的点着头,方才自己居高临下,对岳凌“突然袭击”的画面,还在一遍遍的重现在她的脑海里。

令她身子都不禁微微打起了颤。

“真的做了,那我的自持怎么办?岳大哥会不会觉得我太轻浮了,我们还清清白白吗?”

紫鹃才端了茶过来,见林黛玉轻轻抽搐着,被唬了一跳。

慌忙坐近了,关怀问道:“姑娘,你可是身子有不舒服?”

林黛玉木然的抬起头,“没有,我还好。”

紫鹃舒出一口气,以为林黛玉还是在对分别的事耿耿于怀,便宽慰道:“那就好,想来我们和老爷也分离不了多久的日子,姑娘也莫要挂念,待到团圆之时,一切都会好起来了。”

林黛玉怔怔出神,“团圆吗?再见到岳大哥的时候,我应该摆出什么样的脸色啊?”

林黛玉有些无措了,书中有各种大道理,但只是这些事从没有提及,她也没个参照。

“要不还是等回京之后,问问皇后娘娘该怎么办吧。”

适时,雪雁挪动到靠近车窗的地方,正要打起帘子往外瞧瞧,林黛玉猛地回过神,忙制止道:“雪雁,别乱动!我们此行必要遮掩住了,不能随意开窗掀帘,你切记,莫要坏事。”

雪雁忙抽回了手,低下头认错道:“姑娘我记得了,方才我听到外面有人在哭,便想看看怎么回事。”

隔着车架,林黛玉也依稀能分辨出外面的声音,有高呼安京侯名号的,有祝福的,也有泣不成声的。

眉目重归了清明,林黛玉幽幽叹出一口气来。

她在沧州也居住了三年多,更是在最后的一年里,将周边都逛遍了,甚至整座城的舆图都印在她的脑海里,是比扬州府还熟悉,自是对这里的一切都有留恋。

街角巷尾朴素的贩夫,稻田阡陌劳作的农户,书院刻苦求学的儒生,一笔一画编织成了整个沧州城。

沧州百姓对于岳凌的感情,是毋庸置疑的,规模空前的饯别,岳凌不能出面,林黛玉是有些为之惋惜的。

她是不该在这民声中离去的,除了岳凌也无人能相匹配。

只是她清楚,岳凌于外强硬刚锋,内心还是多有柔情的,或许根本见不得这送别。

去码头的几里路,走得十分漫长,越临近码头,外面的呼唤声就愈发大了。

人声鼎沸之下,是连马匹都有些受惊,车架随之颠簸了下。

幸好有充足的士兵,将人流重新隔绝开来,车队才不至于停顿。

这一条官道两旁,沧州城的男女老少咸集于此,是真正的万人空巷,人山人海。

不远处,便是沧州城外的万亩良田,曦光洒落大地,微风浮动,稻穗在随之摇曳,正是岳凌绘出最好的画卷,是勤政最好的证明,也是百姓们不舍的原因。

马车径直驶入船舱,百姓们并未见到心心念念的安京侯,也不知船上都乘了什么人。

只等到与安京侯随行的管家,来到船下,与近前之人告知道:“今日侯爷备受感动,不忍心见沧州的乡亲父老,还望诸位包涵,莫要以为侯爷凉薄。”

“往后沧州的路,还要各位自己去走,切勿坏了侯爷最初的心血,侯爷于京中,也会时时惦念着沧州的境况。”

贾芸一席话说完,自己眼眶也是泛红,抽身返回官船之上。登临甲板只见岸上由清风学院的师生牵头,行尊师礼,布衣百姓黑压压跪倒了一片,对着船上扬起的“岳”字幡,一拜再拜。

官船起锚,渐渐驶离了岸边,才见得送行的队伍连绵数里不绝。

此情此景之下,甲板上持兵戈护卫的官兵,都不禁为之动容,鼻尖泛酸,不忍回首。

沧州的民情似是吹动了船帆,很快官船便消失在了河道之上,便是如此,人群也久久未散,似在此刻定格。

远处,两人一马在辉光之下,眺望着码头的景象。

“侯爷,百姓们是送您的,您不在不会遗憾吗?”

“哈哈哈,或许吧!”岳凌豪气大笑了三声,“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