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各方影响,徐忠欲进京
“父亲…”
“家主…”
一阵悲戚戚的呼喊声传来徐华跪在了地上,嚎啕大哭,其他的家仆同样跪了下来,整个房间内只剩下皇帝刘欣还在站着。
他即悲伤又无奈的盯着那具冰冷的尸体,心中对之前的告诫若有所思,或许王朝更迭与衰落都是自然规律无法避免的吧,大汉连着出了六代明君,每一个都拥有着卓越的功绩。
可是康帝宣帝中兴大汉之后,立马犹如气数耗尽一般,国力开始飞速下滑,主要还是君主的问题。
继任者是元帝,元帝的能力也不算差的,最起码能够依靠扶持内臣来掌握局面,虽然理政能力和热情都不强,国家在他手上逐渐走上了下坡路。
可是勉勉强强也算凑合,只能代表大汉开始由盛转衰,亡国之祸倒是没有。
不像现在一样,中央权威崩溃,权臣做大,地方盗贼横行,还发生过一场数十万人规模的大型农民起义,豫州兖州青州等地贼患愈发的严重。
大多都是昔日起义军的残余势力。
这一切的一切,厉帝至少要负一半责任,有时候一个昏君对国家造成的灾难要远比庸君大的多。
庸君有自知之明的,不会上台乱搞,还有一定的识人之明,至少元帝能看清楚能用的,能信的臣子是谁,比如当年的徐宁。
元帝一直以来都信不过王嗣石显这些自己扶上去的臣子,而是将大将军这个官职给了徐宁,中央的兵权也是给了他。
像是什么理政权之类的都是小东西,收回来还是放出去无非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可兵权就不一样了,这是真正的国本!一旦搞不好就会酿成大祸。
比如先帝就是没把握好度,不仅将大将军和大司马都给了王凤,还准他领尚书事,总揽朝政。
王氏外戚集军事政治权力于一身,最终尾大不掉,甚至能裹挟厉帝本人,当时无论大小事都需要先得到王凤首肯才可以,即使是皇帝已经认可过了。
徐铭辞官以后的五年是王凤权力的巅峰,那时候徐博在专心致志的搞定太学,因此没有功夫反击。
等徐博当上太学令,凭借批红权掌握地方以后,王凤就不敢再那么嚣张了,毕竟长安洛阳才多大,真正支撑着刘氏王朝的还是关东六国的故地。
虽然刘邦是靠前秦旧地崛起的。
“孙证,摆驾回宫吧。”刘欣在告慰一番后便吩咐回去。
徐博身为当朝忠臣,德高望重的太学令,葬礼肯定不会草草了事,必须要大半,所以尸体应该会在景侯府停留一些时日。
“遵命。”中书令孙证应允道。
这个孙证是宫里的中书令,当年石显的职位,但权势已经是远远不如了,无法像当年的阉党一样插手朝政,能管辖的地方大概只有宫里,是徐家暗中一手扶持上去的。
手里握着他的把柄,属于是暗线。
严格来说,这些密探不是绝对可信的,徐博之所以选他们,原因就是对手中的筹码有绝对自信。
所以也无需担心什么,就算在宫里安插内线的事捅出去,皇帝也最多就是恼怒,至少短时间无法怎么样,可那个背叛者可就很难躲过去了。
皇帝不可能为了这么一个人与自己在朝中最大的支持者翻脸。
至少现在还离不开徐氏势力的支持,能妥协就妥协。
………
当代的景侯徐博去世绝对是能与当年大将军王凤去世齐名的大新闻,朝廷如今资历最老的重臣。
甚至势头可能更大,因为徐博在民间的名声和知名度都是一骑绝尘的,在百姓心中的口碑甚至比这位新帝还要高。
毕竟刘欣才刚刚继位,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夺权,还远没有争取政绩的能力,所以名门之后的徐老丞相就是最德高望重的人。
当年徐晔去世时,满城百姓自发相送十里,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重的一笔,上一次有这待遇的还是徐贞。
徐恭的名望主要还是在读书人以及后世人之中的,当代百姓对他的感觉并不深,因为当时搞民生的主要是徐胄。
而徐晔在政绩上就非常可怕了,那时康帝刚刚继位,武帝刘彻常年征战,穷兵黩武,天下百废待兴,而刘据就是那个重新在废墟上建起高楼大厦的人,十八年的励精图治为宣帝的中兴提供了基础。
是史书中公认的最佳继承人,评价相当之高,远超其父刘彻,在大汉诸帝中仅次于这位万帝之师汉文帝刘恒。
作为康帝首席重臣的徐晔名声就可想而知了。
在之后的休养生息工作中,主要负责的就是徐晔,毕竟他是丞相嘛,徐南则长期担任征北将军代行大将军事,主要还是负责军备以及防范死灰复燃的匈奴人。
作用当然大,但百姓能直接享受到的还是徐晔的内政建设。
十里相送丝毫不为过,毕竟百姓是真真正正受过恩惠的,现在的人都是纯朴的。
而徐博的定位差不多就是和徐晔一样的,徐宁同样是主要在军事上颇有成就,无法惠及普通人,所以最多就是朝中震荡而已。
而徐博一直在治国,扶持的陈年也是能臣,基层声望非常之高。
消息一流了出去,很多百姓便自发的过来祭拜,非常热闹,门庭若市。
对此徐华也不拦着,这都是父亲多年来勤政为民的结果,被平民怀念对于一位父母官来说,绝对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了!
徐博泉下有知也会很欣慰的。
“父亲…”徐华跪在祠堂下,前方就是金丝檀木的棺材。
他现在心里一直是即懵逼有恍惚的,犹如山岳般的父亲死去,如何不让人难以接受呢,今后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
徐家老家主去世,朝堂定然是暗流涌动,王根可还活着呢,到时候肯定会展开全面反击,徐华还没有信心面对这位大将军。
可以说如今局势完全逆转了过来,原本徐家是占上风的,地方上彻底战胜了王氏势力,在朝中还夺得了一席之地,情况一片大好,大有一举将其击败的势头。
可是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徐博活着,因为这份优势需要太学那边的全力支持,以及内部完全的团结,大家都是人,只要拥有权力难免会产生膨胀的心理。
徐忠现在已经是车骑将军荆州牧了,手握整个荆襄的军政大权,再加上依附于他的扬州牧朱春,权势大的难以想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