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6.第135章 董贤  从西汉勋贵开始建立千年世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董贤

见到众人皆是清一色的反对,主位上的刘欣皱了皱眉头,他想到会有人反对,寸功未立的人上来就做这种大官,很难服众。

可是却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人反对!居然连一个支持他的人都找不到,重臣中只有徐华保持沉默。

其实仔细想想也是,一个靠着容貌的男宠爬到满朝这么多公卿头上,任是谁都不可能没有意见,更何况,皇帝宠信男人本就是不符合伦理的!

早就有人上表要驱逐董贤了,但在刘欣力排众议之下,也就没人敢说什么了。

“你们总说圣卿无德无才,可在朕看来,他可比你们这群尸素裹位的人强的多!”

圣卿是董贤的字。

“至少圣卿没有敛财无度,结党营私,而且无门无户,非豪族出身,朕信得过,上去监督一下你们再合适不过了。”

“要么让董贤督促一番,要么就改日再议,诸位好生考虑吧。”

刘欣的态度很坚决,必须让自己的人也当上大司马,否则你们两边也别想了。

现在他看的很清楚,徐家虽然是资深皇党,但做不到绝对无私,在朝中有自己的党羽,自己的利益,很多时候都是要从皇帝手中分权的。

虽然说丁明也是外戚,是丁皇后家族的话事人,客观来说是皇帝的家人。

可刘欣现在早就不相信什么外戚,吕后王凤的例子还不够深刻吗?这些人说是皇帝的家人,可实际上利益是相悖的,与其说用外戚,还不如用宦官呢。

最起码之前的石显并没有成气候,一句话就可以从权倾朝野的仆射打为阶下囚。

绝对好用,权力来源于皇帝。

如果不是现在没有时间和条件的话,刘欣也就不会用自己男宠了,他扶持董贤并非意气用事,也是政治需要。

必须推出一个自己人上去!首先董贤知根知底,除此以外,他的身份见不得光,不被世人所容,因此就不用担心失控,可以给他权力,成为当朝大司马,也可以瞬间打落神坛。

用来制衡徐王两家再合适不过了,王根死后,王家必然一落千丈,王莽很难斗得过徐华。

为了不让朝中均衡被打破,他必须令做打算!

“陛下不可啊……”

徐真还想坚持,但瞥见了旁边徐华的暗示,所幸就不再多说什么。

“陛下依臣愚见,这董贤毕竟寸功未立,直接晋大司马确实不太妥当,但正如陛下所言,有时候一个人的能力很难完整看出来。”

“因此可以先让他做卫将军试上一试,如果真的有足够的能力和品行,那再任命不迟。”

徐华选择了支持刘欣的决定,现在其实就有点骑虎难下了,如果自己不站出来当和事佬,那大概就是不欢而散。

不过,王莽当上大司马是一定的,无法时间问题。

刘欣见状立即应道:“徐相这个建议很好,就这么办,先让圣卿做卫将军,观察观察,如果真的如你们所说,做的一团糟那再补救也来得及。”

“也不会出现什么大的损失。”

“臣等遵旨。”

王立和几个王氏重臣对视了一眼,最终选择了妥协,这样已经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再僵持下去也讨不到什么好。

如今刘欣这个皇帝的权力影响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不再是刚刚继位时被臣子所裹挟的样子,拥有着相当大话语权。

特别是现在朝政的形式对他更加有利,徐王缠斗,那么作为裁判身份的刘欣就格外关键了。

徐华也发现这位陛下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拿捏,并非省油的灯。

刘欣并不是一直站在徐家这边,而是按照当前形势而摇摆的,自从徐家拥有与王家抗衡的能量之后,他的立场就不再坚定。

谁的势力更大,他就站到相反的一边,来让朝堂保持均衡,以此来确定自己的皇权。

现在刘欣已经开始扶持一个属于自己的重臣了,那就是董贤!这个人不可能跳反,因为他没有任何根基,只能一直站在皇帝身后,要不然徐家王家没有一个会容忍。

最终沦为皇帝的白刀子!为他提供清理不服从臣子的理由。

不过有一点是没想到的,那就是董贤并非孑然一身,他的崛起有徐家在后面推波助澜。

所以成为大司马对徐华是有益处的,因此才不做过多反对,甚至是隐隐有默许的意思。

谁会这么无私呢?蛋糕就这么大,你进来,我分到的就少了,大司马这个东西就是人数越多越不值钱,物以稀为贵很有道理。

自从王凤一一扳倒各个外戚势力后,朝中的大司马就只有王家了,与之分庭抗礼的是徐家掌握的相权。

不过极其吃力,丞相已经不是昔日徐恭时期的丞相了,权力在武帝、厉帝时都经过削弱和分割,特别是厉帝,改制最为彻底,由王凤倡导。

将原本属于丞相的各项权力都分给了其他三公。

之前丞相就是宰执的身份,处理任何政务,甚至连军事领域都有所涉猎,但自从厉帝改制之后,三公之间得到了明确的划分。

甚至如果不是徐家支撑着,丞相早就已经取消了,现在起到宰相作用的官职其实是大司马大将军。

只是徐恭这个丞相的影响力太大,屹立相位数十年,不可谓不厉害。

但众所周知,丞相和丞相之间也是有差距的,与其说是丞相,不如说是徐贞的太师!这是碍于礼法不能明着任命而已。

实际上他已经与太师没什么区别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