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3.第142章 新帝确立,中山王刘衎  从西汉勋贵开始建立千年世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原本他还以为这家伙洗心革面了,太后也是真心为国,可结果不过是一路之丘罢了,都是想要趁机把持朝政!

立别人徐真无话可说,但立一个年近九岁的孩童,什么意思还用多说吗?

皇帝成年至少要十年,也就是说这姑侄二人也至少能在操弄国家十年!十年呐,期间发生什么没有人知道。

万一突然野心膨胀,学田氏代齐,来个王氏代汉该怎么办?

所以盛怒状态下,他之前就训斥了出来,至于什么失态不失态的已经不在乎,和奸臣讲什么礼节?

“肃静。”一直波澜不惊的王政君皱了皱眉头。

这可是九卿之首的太常!执掌祭祀,居然如此失态的在公共场合怒怼一位大司马,传出去肯定会被人诟病,特别是徐真还是以正直著称。

如何不让人激动呢?

“哼,希望大司马能给下官一个说得过去的解释,你说广阳王好大喜功,不可为帝。”

“那好,中山王有什么出众的品德吗?区区九岁的年纪,当年的甘罗可都有十四岁,你故意扶持幼君,野心昭然若揭,还不是为了和那赵高李斯一般擅权乱国?”

接着,他又看向王政君:“太后臣想要一个解释,想替我大汉千万百姓,以及这满朝的文武大臣要一个解释。”

气氛再次剑拔弩张了起来,徐氏的党羽纷纷开始谴责起王莽,并且赞同徐真。

而那些想要投靠王莽的臣子则纷纷开始与之争辩起来,想要以此为投名状,特别是之前董贤的人,争论的更是面红耳赤。

“肃静!”旁边的宦官吼了一嗓子眼子,最后在徐华王莽两人的眼色之下,安静了下来。

基本上焦点还是围绕着广阳王刘向和中山王刘箕子上,开始阐述起各自支持者的好处。就算中山王还不到十岁,这些文人也依然能给说个天乱坠。

不得不感叹,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徐太常,我当然可以给你一个解释,但你可能并不会接受,毕竟我们之间的治国理念并不相同。”

沉默许久的王莽说话了,虽然对方的质疑正中眉心,可他也是不能承认的。

难不成真的说自己支持刘箕子是因为想要自己掌权吗?傻子都不会真的说出来,所以必须赶紧掩盖,虽然根本说服不了徐真。

但,你堵住天下人的嘴就行了。

“首先,中山王虽然年轻,但年轻也有年轻的好处,可塑性很强,一片空白,可以随意在上面刻字,只要教导得当,那么好大喜功的毛病也就不会有了。”

“其次,新帝刚刚继位定然是雄心勃勃想要干出一番事业来,而这就可能导致出现乱子,只有让众臣帮助辅政,平稳过度,这才是正道。”

“这就是我拥戴中山王的理由,这几点就足够了。”

其实这些话还是意在拉拢别的臣子,让他们分清楚,皇帝究竟是年长好处大,还是年幼好处大?!

确实没理,当年吕太后立前少帝的原因也就是为了自己专权。

“太后,王司马所言不无道理,广阳王的性格太冲了,老臣以为成为君主还差些火候,既然没有合适的人选,那还不如让年幼的中山王试试,就算不行,也有太后和诸位兜底。”

“不是吗?当然,广阳王也有广阳王的好处,凡事都有它好的一面和坏一面嘛,不过老臣还是更愿意支持王司马。”

这时,同为四辅臣的大司空孔光表态了,公开站在了王莽那边。

孔光之所以这样,其实是真觉得年幼君主好,他惧怕再出一个厉帝,到时候国家怎么可能受得了呢?所以还不如让年纪小的孩童上去呢。

最起码不会乱搞,国家能修养生息一段时间。

当然,也有王莽是儒家首席博士这个原因在内的。

有了大司空的加入,王莽阵营的臣子立马硬气了起来,开始表态赞同,很多有着同样想法的重臣也表示了支持。

因为京官以儒生为主的缘故,一时间声音居然盖过了徐华这个经营多年的大司徒!

墙体草骑墙派还是有很多的,稍微风吹草动就立马反水。

“多么牵强的理由……”徐真叹息了一声,他现在甚至都懒得再发脾气了。

说这么多,还不是自己想要擅权吗?

“我与王司马的看法似乎并不一样,我觉得大汉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君主,要不然这些蹦哒的兔子就按不下去了。”这种时候,徐华还是没有让步,声音不再温和,逐渐变得冰冷。

少了一个徐忠站台果然是不怎么行的。

孔光未来大概率会被王莽争取过去,到时候自己能联合的就只有同为辅臣的弟弟了。

可问题是,徐博不打算让弟弟离开荆州,那是基本盘,说什么都不能放手的,要不然游戏就提前结束了,反倒正和对方的心意。

可是这辅臣的身份又不能变动,只能令想办法了。

“请太后定夺。”

两人僵持不下,王莽就索性看向了自己的姑母,新君确定还是需要太后拍板的。

再意见完全不一致的情况下,王政君这个裁判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惜,太后姓王啊。

“请太后定夺……”

支持中山王的臣子联盟拱手说道。

那些徐氏门生也只能沉默了下来,他们如何阻拦呢?太后的分量太大了。

王政君看了众人一言,“思索”许久,才缓缓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立中山王为帝吧,少数服从多数。”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