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方长嘛,王莽能拉出五十万人,自己这边就不行了?
荆州有五万带甲精锐以及两万水军,扬州也三万甲士一万水军,大司马徐旻的兵力已经扩充到了十二万,自己的幽州兵冀州郡兵以及临时征召的兵马。
一跃成为了盛鼎汉内部的第二大兵团。
说起来,如今最有实力的人物并非徐华,也不是徐忠徐旻,而是他徐元!
十万冠绝天下的西北军,近五万可以随时动用的郡兵,整整十五万人!而且都是精锐,前线七万人,能把王莽前后投入的三十二万人撵着跑!
被拦在这并非是打不过,仅仅是抓不到而已。
而且徐元的军队和别人的不同,自己拥有绝对的领导权,普通将领并没有什么所谓部曲。
如果正面交锋,一个照面,西北军就能将其打成残废!骑兵在战场的统治力太强了。
两万西凉铁骑,是大汉数量最多,最精锐的骑兵,其中大多是凉州土著,幼时骑牛,壮时骑马,弓马娴熟,天生的战士!
“您的意思是……撤兵吗?”张端压低声音,问道,心里相当害怕。
因为之前大都督根本不允许提撤退这两个字,一副要和对方硬刚到底的样子,说什么都不走,计划要夺下长安作为给太子殿下的见面礼。
“不错,此时不撤更待何时,我也想明白了,兄弟们的命也是命,我不能拿大家当炮灰。”
6=9+
说到这,徐元感觉自己心都在滴血,西凉军是他亲手组建,本来编制只有三万人,为了应对造反才逐渐提升到了十万。
曾经的三万骨干无一不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用一个少一个。
总阵亡人数达到了三千多,其中骨干就占了一千三百六十一人!这可都是心头肉啊,就这么没了。
他都不知道未来怎么补回来。
“是,属下马上去安排。”张端心头一喜,连忙应道。
原本他是抱着“不破长安终不还”的决心,可随着时间推移,这仗也打够了,被别人遛着玩忒没意思。
反正自己也被升了官,并不是什么收获都没有的。
………
南阳,宛城。
皇太子刘向的车架在无数“新”御林军的护卫下缓缓驶进了刚刚修筑完成的皇宫之中。
虽说远不如长安洛阳的气派,但也勉强能用。
刘向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到了宛城,这段时间都在各地巡游,以向天下人宣扬大汉的权威,之前在河北磨叽这么久也是这个原因。
新太子立了,总不能老百姓全都不知道吧?所以还是很有必要的。
“臣参见太子殿下。”宰执徐华已经在殿内等候多时了,他是如今盛鼎政权实际上的掌控者,废立皇帝都不在话下。
“徐宰快快免礼,您才是我大汉的未来,孤还尚未登基,这就更加担当不起了。”刘向不顾形象小跑着搀扶起来。
他对徐华徐忠等人相当敬重,只要拉拢了这几个实权重臣,那自己的皇位便稳如泰山。
反之,则摇摇欲坠。
“谢殿下。”徐华没有继续客套,直起了身子。
旁边,大将军徐忠也在。
至于大司马徐旻则远在邺城,都督河北军务,对兖州徐州的战事还没有结束,心向长安朝廷的抵抗者还是有不少。
如今正在苦苦支撑着,等待王莽腾出手来派兵援助。
中原的战火要比关中还要激烈,那里毕竟已经逐渐进入了尾声,加上双方都在刻意保存实力。
能跑就跑。
“两位可有要事与孤商议?”刘向笑着问道,他其实也能隐隐察觉出来。
什么事能惊动宰执和大将军呢?登基!自己还只是以太子身份监国而已,国家不能缺少君主。
“臣自然是有大事找殿下商议。”徐华沉声道。
自己这边的积病,徐宰执也是知道,内部各个实权人物独立性太强,将领们大多有属于自己的部曲,数量相当可观。
亲信也遍布军中,逐渐将其变为私军。
这也没什么,军队的粮草、兵器都需要大量金钱,仅仅是一个武将成不了气候。
问题便是地方太守权力太大!为了拉拢这群封疆大吏,徐忠徐旻等人取消了调任的规矩。
很多太守都经常在一个地方为官,加上极强的自主性,如今权力大的可怕,有军队,有粮食,还有军队!
之前到地方巡视,徐华发现瞒报士兵,瞒报税收的问题相当严重,颇有一种地方割据趋势,甚至说只是早晚罢了。
当然在这群军阀之中,徐家依然是最大最大的军阀,徐忠嫡系部队经过扩军后起码有八万,徐旻则是那两万幽州兵为核心的十万河北兵团。
其实徐元的情报不怎么准,他不知道朝廷大征兵的消息,其实两边加起来,起码有三十多万人,加上凉州的十五万人,五十万大军绝对有了。
大体上与王莽相当。
“孤洗耳恭听,请徐宰执说出来便是。”刘向的语气依然温和。
“徐司马已经下令全军班师回朝,臣以为,殿下也该登基,正式承接我大汉的江山社稷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监国终究不是办法,臣恳求殿下莫要推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兴复大汉。”
徐华带着恭请的语气说道,他解决地方割据的办法就是加强中央权威和控制力度。
而太子登基显然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徐华心中最好的办法是让一个刘氏诸侯将所有反对力量重新给兼并一遍,就犹如当年的汉高帝刘邦一般,只有这样,天下人才会重新认可刘姓!
要不然这样完全不是办法。
虽然已经有了一个明面上的朝廷,可兼并战争也不是不能有,两人甚至能预料到未来的情况。
就犹如春秋战国和秦朝末期那般混乱!同时也是迎来新生的契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