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3章 相持阶段,王莽改革  从西汉勋贵开始建立千年世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3章 相持阶段,王莽改革

徐忠也点了点头,确实有这种可能,但保险起见还是先不予理会,别瞎猜了。

虽然调查这些天李扬接触过那些刘姓宗亲就有概率调查出那位真龙天子的身份,之后再刻意扶持,帮助他成长。

但造化弄人,容易弄巧成拙,万一搞错了,把自己变成天子的敌人,那可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直接把大顺风局打成了逆风局,原本顺应天命,现在就要逆天而行。

太危险了,索性就暂时观望,多投资一些刘姓宗亲,反正本来就是要扶持刘氏的,现在反倒是更加心安理得了。

“嗯,豫州需要夺回来吗?兖州那边相当激进。”

徐忠接着就问起了国事,真龙天子起势最起码还要七八年起步,不需要过多的在意。

当务之急还是赶紧把新莽灭掉,到时候真正的乱局就开始了,现在朝廷能约束地方太守和军头,主要是因为有一个统一的敌人,加上有着西北军幽州军荆州军基本盘。

没有人敢忤逆,等新莽覆灭,这些军头就必然会争权夺势,分一杯羹。

徐家想控制他们就难了,到时候天子便会趁势而起!

“新莽刚刚开疆拓土,赢得大胜,所以莽贼定然会大规模增兵,一来巩固战果,二来也可震慑我大家朝廷。”

“若是就这么被夺回来,那恐怕他王莽将成为全天下的笑柄。”

“短时间是没指望的,除非将再拉一部分西北军过来,付出极大的代价,要不然不可能。”

作为最终决策人,徐华直接否了这个建议,他知道是徐元的主意,以徐旻稳重的性格绝不可能鲁莽行事。

这位大都督相比之下就比较激进,不过他既然提出来就是有十足把握,无非是伤亡大小的问题。

“嗯…我去和他交代清楚。”徐忠点了点头,又道:

“目前兖州占据趋于稳定,我们各占一半,徐州虽然有叛乱,可正体越来越平稳,无需过于担心,本来马上就要进入相持阶段了,可结果出了汝阴这么一档子事。”

“世事无常,造化弄人,都是命数啊。”

徐华也赞同:“不错,至少在新莽内部出现变动之前,我们很难造成大的战果。”

如今,兖州的战争也马上就要平息了,大家基本上属于谁都推不动地方的情况,最好的选择就是熄战罢手,瓜分兖州。

再加上又吃下来豫州这块肥肉,王莽肯定心满意足。

不过平稳下来也好。

王莽就会凭借汝阴之战的强大威望在国内发起自己心心念念的改革!也就是复古改革,后世人都认为这是进步的新时代思想。

可实际上,所谓土地收回国有就是井田制,周朝采用的制度。

这位新始祖的思想非但不先进,反而是大开历史倒车!企图通过古代周朝春秋战国的制度来改组国家目前的腐败。

他认为,之所以回出现土地兼并等一系列原因,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现在的制度不够适合,井田制贯穿周朝八百年历史,一直到后面才被淘汰。

王莽觉得这才是国家应该使用的,但却丝毫没有差距到国情和环境的变化。

那一套东西之所以淘汰就是因为不再适合,他拿出来怎么可能讨得到好?

所以,向汉最好的进攻方式就是不进攻,甚至是示弱。

这就是为什么徐华得知汝南失守并不怎么慌张,只是觉得可惜而已,因为这样会让对外认为自己占据上风,从而放心大胆的发起改革!

国祚正式进入倒计时。

所以,朝廷必须按兵不动,等到基层块崩溃时在趁虚而入!提前大规模进攻,只会让敌人内部拧成一股绳。

百姓对改革的怨气被战争而分散。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静观其变,静静等待!

………

长安。

太保王邑在汝阴大破汉军十数万主力,一战将原本拿不下来的汝南给攻下来,天下震动。

而王邑本人的地位威望也是水涨船高!如今成为了仅次于王莽二号人物!之前一直在汝南驻守,以此来威慑汉朝廷。

今天,是他班师回朝的日子。

新始祖王莽率领百官群臣出城十里相迎,御林军垂首,昔日北击匈奴的大将军卫青才享有的待遇!

这时,王邑骑着高头大马缓缓停下,下马,小跑着过来,朝着面前满脸笑意的王莽拱手道:

“末将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王太保快快请起,快快请起,你甲胄在身,何必行此跪拜大礼?”王莽笑着将其搀扶起来,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脸上写满了欣慰。

这是当年为数不多支持自己的弟弟啊,几年时间,也是成长到了这种地步,打破了左将军李扬的不败神话,而且直接将其打落神坛,革职罢官,永世不得超生!

何其厉害啊。

李扬能以而立之年的年龄成为当朝左将军,豫州刺史,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还是因为自己出众的战功。

一路从来没有败绩,再加上徐华的刻意扶持,这才爬上这个位置。

可俗话说,捧的越高,摔的就越烦!这次汝阴之败,直接让内部对他的不满完全爆发。

这就是资历的好处,当年李扬的祖宗李广败绩中众多,可却没有因此而失去军职。

“末将谢陛下!”王邑没矫情,顺势站了起来,这可是自己的堂兄!

王莽笑道:“这一战你可是打出了我大新的威风!全国上下可都在称赞你啊,我大新的朝的军神,击败了大汉的少年将军。”

“让人振奋呐。”

这场久违的胜利直接唤醒了倾向新朝的百姓的热情。

王邑连忙谦虚道:“末将不敢贪功,这主要还是张太守与末将里应外合,加上李扬轻敌大意,这才成功击败了敌人。”

“如果再来一次,末将也不敢保证结果,大概率……是被李扬击退吧,击败倒是不至于。”

“末将也不是吃素的!”

他这次说的是实话,再来一次,没有内奸策应和哗变,他确实没有再次复刻的机会。

毕竟王邑在军事上的才能是不如李扬。

运气成分相当之大,若是对方没有被诱敌深入,那计划还没开始就破产了。

可是,凡事没有如果,事实就是事实!樊城之战,如果没有那场延绵不绝的大雨,关二爷也无法蓄势决堤,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哪来日后被世人尊敬的武圣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