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了摘窝子的棒芯儿跟扒皮藤芯儿这两部份主要结构材料,岳峰立刻忙活起来。
有了藤芯儿,下面要做的是摘窝子的藤筐部位。
这个东西说起来难也难,但是对懂行的人来说,其实很简单,把扒皮藤芯儿适度的折弯绕圈,然后几个圈按照特定的排序方式留够合适的参数,用棒芯儿比着大概尺寸,一圈一圈的重复三遍。
叠加了三圈之后,藤筐的结构就算基本完成了,最后把接头位置收口处理好,一处看起来挺精美的藤筐部分就算完成了。
看到岳峰做出来的藤筐,旁边扁着小鹰看热闹的小涛好奇的问道:“哥,你这是做的啥玩意儿啊?就跟个袖珍篮似的,还挺好看!”
岳峰嘴角微微翘起解释道:“这个叫摘窝子,专门挂弦儿放小鹰用的东西!”
“挂弦儿放小鹰?直接用手把着轮胎线儿不就行么?”小涛听到这解释挠了挠头,有点不理解。
去年秋天训好的鹞子刚开始放的时候,岳峰确实是用最原始的手把线在放,小涛他们也都是见识过并且亲自上手实验过的,没觉得有太多不妥。
现在又是车棒芯儿又是编藤筐的,看起来好像有点麻烦。
岳峰处理好了第一个藤筐的收口细节,反过来将棒芯儿怼到了藤筐的中口位置塞上就放到了一边。
忙活完了第一套,岳峰这才继续解释说道:“放鹞子跟放松子儿,原理上差不多,但是手把线容错率太低了!
不说别的,松子儿才多重,个头大点的也就二两,一只鹞子动辄都得半斤起步,大的更是有六七两!
别看这一根轮胎线好像不是太粗,也没有多重,对松子儿来说,这可是非常大的飞行负担!
用之前的手把线儿,松子儿飞行速度会明显的受到影响!所以想要提升效率,就得用更细的尼龙线!
这尼龙线细一些,手把线儿太容易散,稍不留神就炒粉乱成一团了!
这时候,就要用到摘窝子这种专门放小鹰的道具了!”
听完岳峰的解释,小涛拿起岳峰刚刚做完的第一套摘窝子粗型儿端详了一圈。
“这东西咋用啊?看起来好像挺复杂的!”
岳峰手上活儿没停,继续编着第二个藤筐:“还差几个部件儿才算完成呢!等做好了,我就教你们咋用了!
这东西很简单,配个皮带扎在手腕上,扁着鹰用的!”
这么一说,小涛也不再追问了,还没做完呢,现在再追问也没更多意义。
就这么,岳峰跟猎队小哥几个,在大集上从一早开集,一直给小鹰闯脸呆到了下午三点多大集散会,中午饭都是在集上买的油炸糕垫肚子。
这帮小年轻,在山上爬冰卧雪的都习惯了,不回家吃饭随便买点啥对付一顿也没人当回事儿。
白天大半天的时间,岳峰手工制作了十几套藤筐,等着大集散会的时候,将做好的以及剩下的材料,全都装袋带了回去。
从大集回村的路上,岳峰又去绕道小树林查看了一圈骑笼网,四张网,只逮了一只四颗尾羽的摆胸,也被岳峰用鹰褂子给捆起来带回了家。
回到家里,岳峰挨个将捆了大半天的小鹰解开上手打条,这小松子儿个头小,身体代谢也比鹞子要慢,倒是不怕憋粑粑。
经过六七个小时的高强度闯脸,岳峰手里的小松子儿现在已经不像刚开始那么怕人了,站在岳峰大拇指内侧的位置稳稳当当,不时用目光扫过周围的风吹草动。
“嘿嘿,这小玩意儿就是好摆弄,看样,明天一早,应该就能开明食儿了!!”岳峰用手轻轻刷了下净毛松子的尾巴,小家伙多少还有点紧张。
岳峰用布沾水,给小鹰擦嘴顺便喂了一点点水,等小松子打出水条来了之后,再次上手用鹰褂子扁了起来。
拎着出门,溜溜达达去了新房子那边,按照平日里的习惯,检查一圈鹰房的情况。
大黑鹰跟小白两只鹰都在鹰房呢,看到主人来了,耷拉着脑袋嘎嘎嘎的叫。
岳峰扫视了一眼鹰巢旁边的平台上,小白逮回来一只沙半鸡,外加一只吃剩下半截的小野鸡儿。
这白矛打食儿的本事是真不错,中小个体的猎物,几乎通杀,变着样的给‘坐月子’的媳妇儿增加营养。
视察完了鹰房这边,岳峰又去北屋正房,看了一眼木工师傅的进度。
新房家具已经打造过半了,简单询问了一下进度,算上窗户,估计再有一星期左右就能完活儿。
真正张罗着搞起基础建设来,岳峰才知道,老辈儿人在这个年代想要做点事儿多难。
就拿这木工师傅做家具来说,缺乏电气化的工具,几乎纯靠原始的木匠工具来做活儿,敲敲打打各种忙活,一天下来不偷懒,也没多少进度条提升。
上山养殖场那边也是一样,施工队把主要的活儿干完了,剩下的零碎儿,都是赵大爷在忙活,岳峰反而落了个清闲,只需要大方向统筹,外加提供一些材料跟物资就好。
在新房子跟木匠师傅吹了会儿牛逼,眼看快要天黑了,岳峰溜溜达达回了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