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0章 渡汉北伐  舍弟诸葛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诸葛瑾向张飞面授机宜、教他如何利用“曹操自封魏公”这一消息,假装顺势转移我军的战略目标时,刘备也在一边旁听。

对于诸葛瑾的谋划,刘备看上去并没有太过惊讶的表现,但这绝不代表刘备不爱大汉、不以朝廷纲纪为重。

只是因为,刘备早在半天之前,就知道了这个噩耗。张飞来之前,刘备就已经“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曹贼欺君,备心胆俱裂”过了。

刚听说曹操自封魏公时,刘备可是气得拔剑砍了一张桌案,连眼睛都有些红了。发泄过之后,才问诸葛瑾有没有办法立刻表态、报复曹贼。

还是诸葛瑾谨慎,当时先劝住了刘备,说要从长计议,看看军心是否可用,形势是否恰当,刘备才暂时隐忍了下来。

再后来,张飞汇报说攻城将士都打得怒气上头了,正好需要一个疏导的契机。诸葛瑾才最终确定、一拍即合。

如今,既然一切已经说定了,“曹操封魏公”这个消息,也就没必要在己方军中再隐瞒下去。

恰恰相反,现在需要让刘备军的宣传机器火力全开,制造和引导将士们进一步的仇曹之心,酝酿上两三天,再图后计。

请战会议结束后,刘备按诸葛瑾的意思,首先就找来了关羽、黄忠和高顺,跟大家通气。

如今荆北军,除了已经知道消息的张飞以外,就数这几人兵权最重。

众人聚齐后,刘备都不用酝酿情绪,便满脸悲愤地叹息了几声:

“曹贼这厮,真是不做人!明明是他自己厚颜无耻,窃盗鼎司,觊觎神器,自封魏公,妄取九锡,如此狼心狗行,还要假装三辞三让,逼着陛下反复下诏追着他封。

矫诏矫到这种程度,自光武皇帝中兴汉室以来,真是闻所未闻!桓灵至今的国贼,有哪个像曹操这样不要脸了?董卓、李傕郭汜?他们有么?连董卓都没做过这么不要脸的事情!

陛下被曹贼玩弄于股掌之中,简直比泥塑木雕都要凄惨!当年沦落在董贼手中时,陛下好歹还只是冲龄幼童,不甚知荣辱。如今陛下已近而立之年,被曹贼欺凌十余载,还要再遭如此奇耻大辱!我辈身为人臣,岂不惭愧!”

关羽、黄忠、高顺闻言,第一反应确实非常惊讶,他们真的是刚刚才知道这个消息。尤其黄忠和高顺,平时只问军务,刘备诸葛瑾也不跟他们聊天下大势、朝政局面。

见主公如此悲愤,他们也是个个义愤填膺。

黄忠是荆州本地将领,所以他的第一反应,跟刚才张飞差不多,也想着利用这个士气激愤的机会,赶紧强攻把襄阳拿下。

只听他越众而出,激愤地请战:“主公!时间难得,也别管什么主攻、策应了,末将愿与张将军并力强攻破襄阳、歼灭于禁!向天下昭示讨逆兴汉的大业必能成功!”

刘备见状,连忙加以引导:“于禁已不足为虑,眼下我军要针对的,是曹操!至少也是曹家人。只有尽快再痛击曹家人一次,才能向天下昭示讨逆才是大义所在。

如今有曹仁近在对岸的樊城,还揪着于禁作甚?我命你们,这几日在军中多多宣扬曹贼的最新逆举。同时,加快进度,把襄阳各门外都用长堑土墙彻底封堵。确保敌军哪怕放下护城河上的吊桥,也无法冲出城来。

再以水军逼近襄阳北水门,在航道中投放铁锥、大石以作暗礁,封堵襄阳城内水军出城的航道。完成这一切后,确保于禁绝不可能突围、绝不可能在后续作战中增援到曹仁,我军便可全力渡汉,直取曹仁!”

众将一听,主公说的确实有道理。眼下这节骨眼,强攻襄阳不是不行,但见效毕竟还是慢。

襄阳的坚固程度,人口钱粮,也都远超樊城。

那还不如把襄阳彻底堵死,让于禁不能为害,然后尽快揪着曹仁痛揍。

众将连忙表示领命,随后就各自回去营中部署宣传工作,让将士们进一步仇视曹贼,宣扬其恶行,同时加急赶工。

……

此后三五日,刘备军各营内,都反复宣传着曹操的劣迹。

很短的时间内,各军将士就都知道了曹操挟持皇帝、不要脸地自封魏公,还逼着皇帝给他加九锡——

曹操在最后接受魏公封号的回表中,婉拒了九锡里三项给他本人的礼遇,只接受了另外六项给他曹家祖宗的。但这事儿,刘备阵营在宣传时,当然没必要提了,这也不算是黑曹操。

曹操最后那点遮羞布,那点做作,当然只能在曹操阵营自身的势力范围或者说占领区里宣扬,让己方军民尽量相信。

至于敌对阵营的占领区,肯定是不会配合曹操的宣传的。

而且,刘备军在宣传的时候,还特地加入了一些合理怀疑的细节。

比如,诸葛瑾专门写了一些材料,甚至还让人编成类似于段子的东西,在军中传唱,大量补足曹操自封魏公的细节。

曹操确实作秀“三辞三让”了,但具体是怎么辞的呢?辞了之后,皇帝刘协那儿,是不是真心立刻再降诏求着曹操接受呢?这里面的细节,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也没人知道。

这就给了诸葛瑾发挥合理怀疑、推演戏说的操作空间。

在诸葛瑾细化出来的段子里,描述了很多伪侍中郗虑、各种威逼皇帝,甚至拿皇帝身边人要挟皇帝的桥段,说得绘声绘色,如同亲见亲闻。

负责往来传旨的钟繇,还有留在许都的某些荀家人的举动,也都在诸葛瑾的合理推演范围内。

这些推演、描述,目的自然是为了最大化剥开曹操三辞三让的虚伪。

让曹操为了“绝天下之谤”而做出的种种努力,尽量被无效化。至少在刘备控制的地盘上,完全起不到欺骗作用。

要不是这个时代还几乎没有什么戏剧艺术形式,诸葛瑾都恨不能写几个台本,来渲染这一系列恶行中曹操的一举一动了。但现在,也只能编些便于普通人口口相传的段子、民谣,仅此而已。

宣传方面的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时。刘备军对襄阳城的围困和封堵,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九月中旬的后半段,张飞和关羽、黄忠的部曲,合力加速赶工。

襄阳城头的于禁,一开始发现刘备军的攻势终于稍稍放缓了。

当时他还赶紧召集诸将、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说:

刘备军肯定是被前几天连续猛攻的伤亡给吓住了,不想再花那么大的代价强攻,所以我军长期守住襄阳、以待变故的战略思路,是非常有希望的。

于禁这番分析说出来后,最初两三天里,确实让守军的士气稍稍回升了一波。不少人真觉得刘备放缓进攻,是因为怕了,不想付出太大代价。

但是,这种乐观,只持续了不到三天。

随着刘备军施工进度进展迅猛,明眼人都看出不对劲了。

原本,刘备军并未把襄阳城所有城门都完全堵死。

他们只是在各门外扎营,然后在未来打算主攻的几座门附近、布置藤盾破坏鹿角、填塞护城河。

但是最近,刘备军开始对所有城门外,进行无差别的封堵了。哪怕是原本没打算强攻的门,也没有放过。

只要是襄阳城上能放下吊桥的城门、守军有可能通过吊桥出城,那么刘备军就在吊桥对岸的方向,修一道半径一百五十步的弧形土墙。

土墙能一直延伸到护城河边,每每修到逼近河岸的位置时,因为已经进入了城头弓弩手的射击范围,所以于禁还会命令守军放箭压制敌人、迟滞敌人的施工。

不过张飞黄忠等人也不甘示弱,每次施工到危险地带时,都会集中更多的弓弩手和投石机,跟城头互相对射。

而负责运土筑墙的士兵,也都背负着大盾,防箭工作做得很到位。

在这种对射消耗中,于禁完全没占到便宜,也死伤了不少弓弩手,士气进一步低落。

于禁眼看着所有城门吊桥外的出路,渐渐被严丝合缝封堵彻底,心中也升起了一股莫名的担忧。

他麾下的部将们,也都发现了问题,便找到于禁求教:

“于将军!刘备放弃强攻,却改为如此死死围困,究竟是何原因?是真要彻底堵死我们突围的出路,还是虚张声势,为他们不敢再强攻找个借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