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9章 收拳是为了下次出拳更有力  舍弟诸葛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曹操听完后,又综合了一下其他几个幕僚的意见,最后正式拍板:就决定去雒阳了。

定下了“去哪里”的大方向后,剩下的几个议题就是怎么去、找什么理由、何时去。

而刚才荀彧那番话里,对于理由和借口,其实也顺带说了。那就是利用雒阳本就是国都、当年天子就想回雒阳、只是暂时缺粮才不得不就近移驾产粮地。

所以几人只是在这个说辞上,又稍稍讨论润色了一下,便也具体通过了。

最后,就是具体时间,和执行方式。

迁都需要迁徙大量的人口和军粮,就算当地百姓暂时不用迁,朝廷官员及其家属奴仆,还有天子的后宫、宦官,加起来就能占至少大几万人了,甚至十几万。

所以一番圈定后,曹操决定,百姓和驻军尽量暂时别动,将来就算迁都了,也还留在许县为主——除非刘备军哪一天真要继续北进,兵逼雒南三关了,有切实的作战需求,到时候再提前把军队多调过去一些。

这也是为了避免伊洛平原的存粮被快速消耗、增大己方的物资转运损耗。毕竟许都的粮食屯了那么多年了,积蓄巨量,转移会很费事。

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今年开始,夏粮秋粮收上来后,朝廷的岁入不再往许都调集,而是调往雒阳等地。而许都这儿就慢慢把存货吃完,减少折腾。

至于迁都的运输方式,许都周边水运还是发达的,去雒阳的话,可以尽量走汝、颍水路,再利用一段黄河航道——

这事儿具体倒是没什么好赘述的,因为许、雒一带,大致相当于古代战国时的韩魏之地。早在战国时,魏国人就修了包括鸿沟在内的运河体系以连接河南东部的各条河流。也就最后到雒阳孟津渡那段黄河需要转一下,问题不大。

不过,许都去往雒阳的人员和物资,运输还算好解决,而从宛城撤回雒阳或许都的人员、物资,就比较麻烦了。

毕竟雒阳和许都之所以容易抵挡来自宛城方向的威胁,就是因为伏牛山和桐柏山天险的存在。既然有这样的险要大山阻隔,水路航运肯定是不存在了,宛城要撤空的话,很多东西都得翻山运。

陆路运输的损耗是水运的至少二十倍,这就需要尽量精细统筹,能少走点冤枉路就尽量少走点冤枉路。

考虑到宛城将来有可能失守,曹操当然要规划一下,未来如何循序渐进地撤出宛城周边的人口。

这种事情,当年董卓也干过,迁都去长安,就把雒阳的人口全驱走。

只是董卓太过残暴,行事狠辣,有统计认为,伊洛平原当时近两百万人口,活着到关中的,只有八十多万到九十万,估计有六成都死亡或逃亡了。

曹操还是相对要脸的,行事的粗暴程度方面,肯定也要比董卓温和一些。加上他现在没有那么急迫,要迁徙的规模也会小很多,相对会好办一些。

宛城周边,也反复遭到过战争破坏了,早在黄巾时期,南阳黄巾就是一大重灾区。

但曾经的南阳郡,毕竟也是天下数一数二的人口大郡,除了冀州渤海郡,天下基本上没有别的郡能与之比人口了。

所以哪怕经过多年的破坏,如今还是有相当剩余人口的,宛城被刘表控制的那些年,更是得到了休养生息,曹刘在荆北开战前,南阳做不到一百万人口,但大几十万绝对还是有的。

最终,曹操初步核算后,认为最多可以从南阳郡迁出总计十五万户人口,以减少南阳郡“沦陷”后的损失。

这一招,倒也跟历史上曹操在预知无法拿住汉中后、迁走汉中人口再放弃,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这十五万户,有十万户争取迁到雒阳所在的河南尹——也没必要迁到雒阳腹地,可以就近翻过伏牛山,安置在轘辕、太谷、伊阙三关的北边,就近恢复荒田开垦,为三关的驻军长期提供屯田。

因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河南尹与南阳郡交界的雒南三关,很有可能成为曹刘两军长期对抗的最前线了。

这样短途的迁徙,总路程普遍在一百多里到三百里之间,哪怕走陆路,百姓也不至于太痛苦、路上死亡逃亡太多。

剩下的五万户,大约有两到三万户,尤其是那些南阳盆地西北侧的百姓,可以就近撤入武关道。

武关道就是连接宛城和长安之间的一条秦岭谷道,南北两侧都是秦岭山脉,中间有丹水河谷。

当年武关也是“秦之四塞”之一,防的就是楚地的南阳威胁关中。现在曹操把南阳的一部分百姓挪入武关道的商洛、蓝田等县,也可以就近为当地驻军提供屯田,也全部进行军事化管理,增强长期防御战的潜力。

最后还有两三万户,主要是南阳郡最东北角、靠近桐柏山区的。那就直接翻越桐柏山,撤入许都所在的颍川郡。

具体来说,就是把南阳的博望县、新野县等地百姓,撤往颍川郡一侧的叶县、昆阳、定陵。

这个路线,基本上也是当年光武帝刘秀在昆阳之战前的行军路线,非常稳妥——

当年东汉的立国之战昆阳大战,刘秀就是带着刘玄的军队,从南阳往东北攻打,经博望、叶县翻越桐柏山,抵达昆阳、定陵。然后王莽的新朝大军从颍川郡腹地南下,跟刘秀在昆阳决战。

曹操此次撤离人口,也兼顾了一项原则,那就是尽量就近,减少折腾损耗。南阳各县,有的靠近河南尹,有的靠近武关道,有的靠近颍川郡,都尽量往离得最近的方向疏散。

当然,这十五万户的迁徙计划,也不代表都能顺利抵达。因为肯定有一部分百姓不想迁徙,会趁机逃亡,甚至暂时在山里隐匿,等将来刘备的军队打过来,他们再回归故乡。

这种事情,占比少的话能有两成,多的话可能三四成,曹操也没办法。他本来也没打算把南阳郡彻底撤空,那些老弱病残他原本就打算留下不管的。

至此,整个迁都以及配套的撤退计划,就算是做完了。

事情谈妥之后,曹操也没心情留人,就让他们自行散去。

司马兄弟地位最低,也最后离开。

直到出门之前,司马朗都没有流露出任何想教训弟弟的意思。但刚出相府上了车,没了外人,司马朗的脸立刻就垮了下来。

“二弟!你今日为何要抢先开口、劝丞相迁都长安!你会不知道董卓当年的暴行?这种事情,是提都不能提的!而且还进一步得罪了荀令君!你原本不是这么不谨慎的!”

面对大哥的责备,司马懿也不好多解释,只是淡淡地说:“我看荀令君如今越来越满口大义道德,也未必就有多忠于丞相了。不迁都还好,迁都之后,我怕他和丞相的矛盾,肯定会越来越大——

自古迁都哪有不死人的?董卓迁都,人口折损百万。丞相就算温和一些,但是南阳那边迁移撤退的百姓,肯定也会有相当死伤。

荀彧太爱惜羽毛了,他不希望这种残民以逞的事儿跟自己扯上关系,就只肯站在高处指指点点。如果他都摆出一副不肯干脏活的架子,难道要丞相亲自去担干脏活的骂名?

所以,我们还不如一开始就表现得只考虑军事,不懂政务大义。这样既显得愚忠于丞相,又能跟荀彧划清界限。

到时候荀令君执行迁都和撤南阳百姓时,一旦出了波折,怪找不到我们头上。

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是反对他的计划的,他只能找支持他计划的人去执行。”

司马朗听了二弟的分说,略一思忖,也不由打了个冷颤。

二弟才刚刚出仕几年,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们司马家向来以信义持家,父亲司马防还曾是曹操出仕之初的恩主、当年举荐刚刚二十岁的曹操当过雒阳北部尉。

咱们全家好好做事、不要掺和那些恩怨斗争的浑水不就好了?为何二弟要忙着选边站呢?他实在不能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