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曹操仔仔细细,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到这首明显有点精神分裂、甚至会跟八年前的诸葛瑾自己打擂台的翻案诗时,内心涌起的情绪,实在是复杂到难以言表。
八年前的诸葛瑾,写项羽的立意,全在歌颂快意恩仇、人杰鬼雄。按他揣摩的项羽心态,可以失败,但决不能丢份儿。
而眼前这第二首诗,似乎又在抨击项羽做不到大丈夫能屈能伸,不够有韧性,似乎是期待项羽也能学几分高祖的柔软身段,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更关键的是,最后那句“卷土重来未可知”,放在如今的大汉,绝对是前无古人,没人敢这么想,至少没人敢写出来的。
换言之,那不是汉朝最大的“ZZ不ZQ”吗?高祖和项羽,谁有可能得天下,这种话题在大汉是能够以假设语气讨论的?
哪怕诸葛瑾在刘备那儿,已经是最受信任、推心置腹无条件言听计从的存在,也不能这么整活。
但他偏偏就是写出来了。
还启发了曹操这种敢想之人,让曹操忍不住意淫、膨胀、幻想了那么一瞬间。
以曹操的智慧和眼光,他的脑补和推演能力是很强的,此前没想到,不过是因为不敢想罢了。
一旦这个火种点下,他脑中的思绪,就会如燎原的枯草一般,蔓延滋长,脑补出无限可能性。
或许,死扛到底,励精图治,反省弊政,革故鼎新,就真能翻盘吧?“卷土重来未可知”!
但是,就在曹操为诸葛瑾的狂妄大胆感慨时,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又飘到了第三首诗上。
而也正是看到了这最后一首,让他刚刚生出的“诸葛瑾太狂妄了,简直目无刘备”这一判断,被重新摁了回去。
因为任谁看了这第三首诗,都不会再觉得,诸葛瑾是在故意挑衅大汉官方的历史表态,
他只是为了强调和突出重点。
“当年纷纭说项公,宁死不肯过江东。果真收拾从头起,多少生灵涂炭中。”
曹操读得越来越慢,比刚才第二首还慢。
乍一读时,诗中那粗鄙浅俗的用语,还让曹操稍有不适,觉得诸葛瑾的文采都变差了。简直不像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大白话到不能再白。
但最后,曹操却从中咀嚼出了一层抛开华丽辞藻、让人专注于政治哲学本源的隽永。
“这首诗,遣词造句跟前两首,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莫非诸葛瑾是故意如此为之,要的就是用这种反差,逼着人忘掉修辞,好让其中的道理愈发掷地有声、被阅读者铭记?
果真收拾从头起,多少生灵涂炭中……这是在强调项羽回不回江东,回去后能不能再起,其实不重要,他根本都懒得再多讨论了。重要的是,项羽就此自刎,天下就结束战争了。谁胜谁败不重要,战争就此结束才重要。
当年诸葛瑾在天子御前论道时,就极言孟子之德,言一统天下之德,并不在公羊腐儒所强调的‘一天下’本身,而在于‘定天下’。
一只是定的手段,只有终战,息兵役徭役,才是‘定’。如果一而不定,继续穷兵黩武大兴土木如秦始皇,那就是功亏一篑,最终没能得到‘定’之德。
诸葛瑾此贼,如今竟敢在当初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如此毫不讳言地鼓吹定才是至高之德,高到谁胜谁败不重要,尽快分出生死才最重要,他这是有多狂妄,觉得刘备能赢定了孤?”
要论政治眼光的敏锐和远见,曹操当然也是能排得上汉末前五的顶尖存在。
所以诸葛瑾诗歌里隐藏的深意,曹操只要稍微咀嚼品味,就能非常透彻地理解到。
再加上,不久之前曹操才刚刚看过他二弟诸葛亮那篇论文。把这俩兄弟的著作结合起来看,对方想要如何造势,就已经非常清楚了。
“刘备知道就算现在立刻继续全力北上,也无法马上跟孤分出胜负,没法在孤迁都之前,抢到天子。所以一招招一式式都在为自己暂时收兵找面子、找借口。
孤此番要迁都雒阳,他就不但不阻止,还为之推波助澜造势,侧面与我军达成共识,表明‘回雒阳是对的,雒阳本就是天子本意想要回的大汉国都’。
如此,现在孤回雒阳的阻力有多小,将来要是连雒阳都站不住,再想迁移,额外的阻力就会有多大!再结合诸葛瑾这三首诗,刘备将来是打算在雒阳跟孤分生死了。
他期待的就是有朝一日如果他有能力打破雒阳,孤也会在雒阳城下与他死战到底,绝不再迁都逃跑,或者就算想迁,也会因为可一不可再而众叛亲离。真是好算计!”
曹操看看诸葛亮的论文,又看看诸葛瑾的诗,最后长叹一声,把左右手上的卷轴都丢下,心中已经有了觉悟。
这就好比后世打辩论赛的时候,如果一方提出了一个观点,而敌方却认同了你,那么这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一旦将来你想抛弃这个观点时,难度会陡然增加。
毕竟这是曾经敌我双方都达成过共识、众所周知的真理,你再出尔反尔,还要不要脸?
曹操这辈子,只要将来还想离开雒阳,那他的政治声望就彻底全完了,顶风都能臭十里那种。
偏偏他却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明知是饮鸩止渴、要以消耗己方的战略灵活性为代价,但也只能往前走了。
……
摸清了敌人的宣传意图后,曹操也就知道怎么应对了。
当天他便吩咐了满宠不少交代,让满宠挑几个紧要的宣传点、打击许都境内的流言问题。
而对于那些不那么要紧、或者已经失去反驳价值的点,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没看见了。
具体哪些必须看见,哪些能装没看见,这个尺度当然要由曹操本人来拿捏。
因为曹操知道,现在人心惶惶,许都城里每天那么多人被迁走,局面如此混乱,肯定免不了被渗透成筛子。如果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要管,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都管不好。
还有可能因为“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所以还不如留几个无伤大雅的口子,让人们的怨气能有个宣泄的渠道。尤其要挑那些“刘备和曹操双方都达成了共识”的点,因为这些点是最难堵住的,就索性彻底放开,也好让所有的不满都集中从这几个点宣泄出去。
如此一来,满宠遵照执行后,短短几天之内,许都城内都流传开了一个共识:
回雒阳是应该的!雒阳就是天子想去的地方!只要是帮天子实现这个愿望,那就是好事,哪怕过程和手段粗暴一些、急躁一些,也是可以原谅的。
但是,丞相也能保证,将来绝不再折腾,回到雒阳之后,将来无论战局怎么变化,都不会再动迁都的念头!谁动这念头,谁就是如同董卓!是倒行逆施!
这个观点,是曹操和刘备双方合力宣传的,所以不可能有人再反对,也没这个能力反对。
而曹操把回雒阳的正义性拔高到了这种程度后,他对于那些想要阻挠的人,也就可以敞开了打击。
曹操给韦晃、耿纪等相府属官的压力,也因此变得更大了,要求他们做事更快一些,手段也可以更粗暴一些。
对于不符合之前所列宽待条件的、但是又想借故拖延在许都城内赖着不走的官员,曹操就暗示韦晃、耿纪可以下重手。
韦晃、耿纪原本在这个时期,还是比较忠于曹操的,但是被这样的持续高压所逼迫,加上不得不帮着干点脏活、见多了曹操行事的粗暴龌龊,他们的内心也难免第一次产生了一丝动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