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大手笔,太子之位?送了又何妨!交易!
张居正的面色沉凝了起来。
眼前的世子朱翊钧,早已经不是自己印象当中那个懵懂的孩童了,细细算起对方的年龄,如今怕是二十有八,已将近而立之年。
二十八岁,别说是现如今的修仙王朝了,就算是此前的凡人王朝,如此年龄之人,心智城府也早已成熟、定型,可以独当一面。
像是皇家的孩子,更是比同龄人还要早熟。
可见,世子朱翊钧这些年也在暗中有所谋划,因此才会在自己回到京城后主动上门。
并且,还说出让自己效忠的话来,足见其心中也是有一番底气的。莫非,近些年裕王府,对军中的所有动作,他也有参与?一瞬间,张居正想到了很多,不过面上却始终一副沉凝之色,而后用一种不亲近也不生疏的语气,对着朱翊钧拱了拱手道:
“世子,你僭越了。”
看着自信而笃定的朱翊钧,张居正此刻心中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荒诞!从来都是,太子的儿子便是太孙。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6*9*s*h*u-b-a.cx】
“你效忠于我,并非效忠于我个人,而是效忠于我所代表的法治精神,效忠于我所承载的治国理念。我若即位,必将秉持公正,推行法治,使国家昌盛,百姓安乐。”
若是如此的话,那岂不是说未来太子的儿子中,不可能有人继承皇位。
“有何区别?”张居正微微摇头,道:“太子储君是皇帝之下第一人。”
“我作为世子,虽未即皇位,却也是社稷之未来,百姓之希望。”朱翊钧继续侃侃而谈。
好了,太子之位争不到,那争太孙之位……这,大明会乱成什么样?
听到这里,张居正明白,这位裕王世子,是要从法家的角度来诡辩,说服自己。
“再者,儒家又有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朱翊钧的话,像是给了张居正安全感,实则是张居正心里想要有人推自己一把。
“但是,这大明仙朝的太孙之位,必须是本世子殿下的!”
一人、一家、一姓、一天下?何解?意思是,姓朱的天下,忠于朱姓某家的某个人!自然,现在可以忠于朱翊钧,未来他会忠于那个未来他要支持的太子。
一方面往近了说是自己可以选择一个皇子,并且很大可能助其成为储君。然后自己就可以在未来,实现自己的治国理念。
若是洪武朝有这种“前卫”的操作,那太祖要是在当初在朱雄英去世的时候,直接把仁宗皇帝立为太孙,未来又岂会发生靖难之役?虽然朱翊钧说了,为了国本不动荡,他只要裕王府的权益,届时会辞去太孙之位。
可是何曾听闻,太子是太子,太孙是太孙的?岂不是胡闹吗?
若是裕王不被放弃,再以朱翊钧的表现来看,未来大有可为,只是……可惜了!
看着眼前这位六十多岁,但身形样貌依旧一副中年人模样的张太岳,朱翊钧微微一笑,上前顺手抄起桌上的灵茶轻抿的同时入座上首。
激将法吗?位极人臣的巅峰存在,若是他能被情绪所左右,何来勇气重返内阁?况且,早在此前没有被贬的时候,他就已经不曾被情绪所左右判断了。
尤其是修仙之人,更是忌讳对天起誓。
听到张居中用自己之前说的“公忠”和“私忠”之论,并将二者结合回答自己,同时一口一个“臣”,朱翊钧笑了。
听完张居正的顾虑后,朱翊钧明白,想要直接让其效忠是不可能了。
一瞬间,张居正想到了很多,也想了很远,可若是回归交易本身的话,那就相当于是,自己选择的皇子,得到了裕王的支持。
十八年,他在南京整整待了十八年。
“若是世子届时不辞去太孙之位呢?”
“然则,吾非不知此,实则有更深一层之考量。”
“自然是什么?”
“忠者,两类也!”
正如裕王世子之前所言,诸王如无根浮萍,说的就是现在的九王,毫无根基。
这次能重返内阁,他心中比任何人都要珍惜这一次机会。绝对不允许浪费!
“我求私忠,亦求公忠。”
被朱翊钧说狭隘、迂腐,张居正面上没有分毫的色变,面色始终沉凝。
“我欲与张部堂共谋国是,非为个人私欲,乃是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为皇上分忧解难。”
一方修仙王朝若是埋下滔天的隐患,到时候将会是真正的生灵涂炭,万族悲痛。
“先生的顾虑,可是父王有可能被皇爷爷放弃,未来不可能成为储君,因此我这个世子在未来也不可能成为太孙。”
“这是自然。”朱翊钧也知道,张居正和顾宪成、申时行都不同,看似是自己今日找上他,要他效忠于自己,实则自己才是那个被考察之人,想及此处,朱翊钧再次开口。
如今的大明,治国之道,早已从原先的霸王道杂之,变成了如今的百家并用,启思革新。
“先贤深知,辅佐储君,即是辅佐未来之君,此乃大义所在,非僭越之举。”
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告诉他这么做不对,可张居正还是鬼使神差的问了一句。
此刻,张居正对朱翊钧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当然,这个第一印象之所以不好,并不是因为朱翊钧一上来就想要让自己臣服效忠于他。
自己用来说服父王那一套,太子和太孙可以不是一脉之承的理论对他也不适用。
说到这里,朱翊钧与其微微一对,而后又跟着道:“虽然这份效忠有些迂腐就是了。”
大明的天道意识,就是嘉靖的本命意识。只可惜,现在的本命大明,意识还没有形成。
“不错!”张居正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裕王已经被皇上放弃了,他不可能去支持裕王世子,因为这毫无未来可言。
东陵书院的顾宪成、如今已去瀛州府赴任知府的申时行,还有眼前的张居正都是必不可少的人才,尤其是张居正,他势在必得!
以势压人!厅间站着的张居正双眼轻眯了眯,打量着朱翊钧的同时眼中有好奇之色。
“世子殿下聪慧,臣,佩服!”看着对自己拱手,还称臣的张居正,朱翊钧眸光一闪,道:“部堂这是答应了?”
原来他并不是真的“自大”,而是想要以此等方式,来引起自己的注意,折服自己。索性如今要扶持的人选未定,不如就听听他的想法。
“在大明,自然是天道,也是皇族!”
“皇族与张部堂,皆为民之父母,当共同守护这片土地与百姓。”
“正所谓,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张部堂若能以此心相待,吾必以国士之礼待之,共筑皇家之辉煌,共创国家之盛世。”
此人有着自己的治国理念与抱负。
“且道家又有‘无为而治’之说,意指顺应自然,不妄为。”
张居正没指望朱翊钧现在就能说出更新的东西,只要他的理念不偏于现如今王朝体制,在他这里就算是过关,达到合格标准了。
可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压住自己的。
“不错,如今的大明,可以有太子,但也可以有太孙,至于是不是一脉相承,又有什么关系?”朱翊钧在张居正瞪大的双眼注视下,说出了自己此前对裕王说的那一番话。
而且这也是如今内阁诸老的基本要求,否则凭什么追随皇上的脚步,共赴长生?然而朱翊钧却不管张居正此刻平静的神色,继续缓声开口说了起来。
“张部堂效忠于我,实则是效忠于皇家之未来,效忠于这永世不变之江山社稷。”
说完,张居正以手抚须,深邃的眸子里,尽是对朱翊钧的满意之色。
“你倒是说说,本世子殿下如何就僭越了?”朱翊钧也不是那么容易被人用话堵住的,不但没有因为‘僭越’二字色变,反而一副好整以暇,还带着几分考校意味的询问起来。
“张部堂虽言之有理,效忠于皇上,乃是为臣之本,此理万古不易。”
而他,想要变法,这是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的。
这些都是很大,很多,很杂的东西,更是大明天从嘉靖四十七年,数次朝堂权力洗牌,历经几次变法才形成的全新的王朝体制。
听到张居正的话,朱翊钧眉头微微一挑,他有设想过,听到自己要他效忠时,这位张阁老会有的各种反应,却没想到他会说自己僭越。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一壶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
不过,这番话说出来,却有些诡辩了,不过张居正没有打断,这番论道他想的不是输赢,而是考校,考校这个世子值不值得自己效忠。
“此言差矣,未免狭隘。”朱翊钧轻声说着,微微摇了摇头,道:“不过,却也不失为我大明仙朝之臣子典范,你能对皇爷爷效忠……”
大明境内的修士发誓,就是对皇帝起誓,皇帝就是天道之主。
若是要收服自己,应当循序渐进,然后对自己有完全的了解后,再做打算才是。
“你效忠于我,实则是效忠于社稷之未来,效忠于百姓之福祉。此非僭越,而是顺应天道,遵循自然之理。”
“一为私忠,二为公忠。”
他已经没兴趣继续跟朱翊钧浪费时间了。
听到这里,张居正眼底闪过一抹惊讶之色,这是道家理念?
张居正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从来都不是一个老实人,他是个猛人。
如此看来,这孩子,还是有点东西的。
尤其是这些年的起起落落,十八年的沉淀,让他更为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为了达到目的,他可以不在乎手段如何。
当然,没有人知道的是,此方世界或许有天道,但大明是大明,世界是世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