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7.第236章 造船成策,税政改革是基础!  嘉靖承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6章 造船成策,税政改革是基础!

朱厚熜这话一出,大殿内顿时落针可闻。

阁臣九卿们皆屏气凝神,面色各异。

他们近日也看见报纸上在广泛报道佛朗机的罪孽,宣扬佛朗机的威胁,也知道如今朝野对佛朗机的挑衅议论纷纷。

但他们很清楚,天子如此做是有深意的。

而当天子提出要造战船、建立更强大的水师后,他们就不由得暗道果然天子是要为加强海上力量做准备。

他们甚至能够猜到天子在造战船、建立强大水师后的下一步,肯定是要进一步夺取海贸之利,以助新政。

这让他们不得不承认,天子是真的会谋划!

为了进一步夺取海贸之利,竟然先宣扬佛朗机威胁,为加大造船规模和加强水师做准备,使得现在他们也不好明着反对!

毕竟朝野已经开始形成佛朗机威胁不能不重视的舆论,而他们也不好打包票说佛朗机就真的不会给大明带来深重的动乱。

这是阳谋。

所以,他们当中有人即便想反对,也无法反对。

“陛下圣明!”

“眼下这的确是当务之急,不然,西夷海贼只怕真以为我国朝不能出远海征讨不敬之邦。”

刑部尚书赵璜更是先开了口,表示赞成此议。

大学士杨一清也跟着说道:“陛下,臣亦认为,造战船,加强水师确实是眼下很急迫的事,海上有新患,我们若不加强海备,早晚都会因此吃苦头!”

“臣为此特地查阅了历朝历代造船情况,臣认为当今国朝造船制度太过紊乱,应该设立专门的船政局,由船政局统一造船,再分拨给需要船的各衙门,乃至可以卖给需要船的商贾。”

“毕竟眼下各地造船的费用由当地百姓承担,要么是竹木抽分,要么是折为了船价银,比如清江浦造船厂承办的漕船,就一直是由当地匠户们承担造船的费用,当地军户则承担修补漕船的费用,且皆已改银;而南都龙江造船厂的造船费用则是来自于太平的竹木抽分。”

“所以,不如将各地造船厂全部集中起来,由船政局统一管理,船政局的造船费用也由朝廷统一征收和拨款,再由朝廷统一分配,同时船政局可以请命卖船于商贾,以利商业交通。”

“准!”

朱厚熜这时颔首。

大明的财政素来很乱,朱厚熜也很头疼。

按照国初的规定,营缮之事,也就是造宫殿、战船这些是由各地工匠以服役的方式来制造。

这就同朱元璋所规定每十年一次清丈田亩后的复核黄册制度,是由国子监监生以服役的方式来承担复核功能一样。

只是随着大量工匠逃亡或者转行,加上都城被迁,大量工匠北上服役代价太大,如果强制实行原有服役为官方营缮的制度,只会加剧工匠逃亡,便干脆改为竹木抽分,也就是只让各地匠户改交竹木等实物,然后朝廷自己组织流民营缮。

后来,一些地方的竹木抽分又因为当地匠户纷纷转型为农民或者市井工人,也就改为交粮交银,总之根据地方实情在改。

也正因为有各地有不一样的实情,所以,一些在南方的造船厂附近工匠依旧是以服役的方式来承担造船任务。

反正造船厂就在家乡附近,对于货币缺乏的大明普通匠人百姓而言,自然是服役更划算。

所以,这样一来,就造成大明的营缮服役制度特别紊乱和复杂。

也就是说……

有的地方还在坚守国初的形式。

有的地方已经把营缮服役任务变成了税,只是这税里,有的还在征收竹木等实物,有的已经改为收银。

总之,主打的就是一个复杂与各有各的地方特色。

当然。

杨一清建议设船政局,真正的目的除了便于集中力量造船外,还有就是加强内阁钱权。

故杨一清这时提议道:“陛下,臣提议,船政局也同矿业局一样,归属在度支总司,由度支总司根据需求统一确定造船规模。”

工部尚书童瑞一听就明白了,明白内阁是要把工部的作为造船使用的竹木抽分收入变成自己的收入,用的是移接木的计策。

故童瑞则在这时说道:“陛下,臣认为船政局归入度支总司不妥,因为工部才是负责天下营缮之事的,也只有工部才清楚营造战船的费用,和如何节省营造之费。”

“就归入度支总司!”

“工部只管具体营造的事,根据度支总司船政局所拟定的造船需求提供营造所需费用与营造之才就是。”

朱厚熜一锤定音道。

童瑞则不敢再说什么。

毕竟兵强马壮的天子现在已经拥有绝对的权力,他要是再反对,就会触怒龙颜。

朱厚熜接着就看向其他阁臣九卿:“诸卿对此还有何异议?”

“臣等无异议!”

除张璁外,毛纪等阁臣九卿皆表示不反对。

朱厚熜也就问向张璁:“张卿还有何异议?”

“臣认为现在就不该提议大造战船,加强水师建设!”

张璁这时直言道。

大殿内再次变得安静起来,只听得飒飒风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