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到朝廷公卿,下至平民百姓皆有土地在首,将其全部收归国有,统一分给没有或者缺少土地百姓确实很好。”
“可这毕竟会损失相当大部分人的利益,这些人不可能坐以待毙。”
“所以臣以为一定要注意这些人,我大新将士神勇,可将兵力浪费在内乱中也是便宜了向汉。”
“一定要慎重啊。”
王莽这次没有反驳,而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也觉得很是有道理。
这正是他担忧的地方,如果没有徐华的叛乱,那他无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人造反那就镇压便是。
就那点实力还想反抗朝廷?可现在就不行了。
内部但凡出了些什么问题,徐华就会立即挥师北上,进攻汝南将其重新拿回来。
至少要保证内部不出现问题。
“汝所言有理,继续说。”见有人真心进了忠言,王莽也不再生气。
6◇9◇书◇吧
他何尝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不切实际呢?可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这是唯一彻底解决土地兼并,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办法。
其他的皆治标不治本,朝廷直接禁止土地买卖。
那名大臣道:“臣觉得可以先收归那些土地数量巨大的豪强,至于普通富户,以及地方势力比较小的豪强可以放到后面。”
“这样就能极大规避民间联手反抗的可能性,朝廷平定叛乱的压力也会降低不少。”
典型的拉一派打一派嘛,孤立那些手握巨量土地的大豪族。
等后面再全面推行。
这个办法可行……王莽思索片刻,认为相当有道理,自己太着急了。
也正常,他今年已经快六十岁了,放在民间就是半只脚踏进棺材,如何不着急呢?万一继位的太子直接放弃了变法呢。
那自己的努力不就全部付诸东流,毕竟人死如灯灭,什么都管不了,什么都做不了。
“言之有理,朕提拔你为大司空,王田推行之事全部交于你。”
“遵命,臣定然尽力而为!”对方顿时一喜,没想到陛下真的会重用自己!
看来对变法相当重视,大司空这种三公实权官职,就这么给了。
………
天凤元年二月,皇帝钦点大司空陈凝主持变法,主要负责将所有土地收回朝廷,即为王田。
这消息一出,不出意料的得到了天下所有豪强都抵制,作为既得利益者,这无疑是大大损耗了他们的利益,多年来几代人积攒的田地直接打了水漂!
这谁受得了?关中各地豪族联名向朝廷上书。
表示,祖宗之法不可违背,此举会引起天上的混乱,以至于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最后被向汉趁虚而入。
结果不出意料,王莽没有理会,更是贴出告示,自己心意已决,凡有阻拦着皆斩,出现了什么问题自己也一力承担。
在大司空陈凝的运作之下,变法也不像之前那么激进,只收取大族的土地。
即为保留一定数量的土地,超过这个指标的则全部收回。
但作用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这些普通豪强也不是傻子,当然知道是朝廷在分化他们,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
也在积极进行抗议。
当然也是有作用,相当一部分富农因为没有波及自己,所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是幸灾乐祸。
天风元年四月,关中豪强张德组织义军反抗,聚众两千,得到了沿途各地豪强们的鼎力支持,大家要人出人,要粮出粮,要钱出钱,势必要和朝廷对抗到底!
以令其知难而退,保住自己的财产。
大军与城内豪强里应外合,一时间势如破竹,连下数县。
此事传到朝廷,王莽震怒,大骂这些反贼趁机乱国,图谋不轨,企图与暴汉勾结。
遂派王邑领兵出征,发兵十万。
胳臂还是拧不过大腿,面对朝廷装备精良的士兵,张德完全无法招架,很快就陷入溃败,新军乘胜追击。
用了两个月彻底平定,国内的反对声音也一时被压来下去,豪强们敢怒不敢言,只得交出自己的土地。
但心中已经彻底抛弃了新朝,怀念起了被他们亲手埋葬的大汉。
最起码大汉不乱搞啊!
与此同时,其他各种变法也陆续开始,刚开始百姓还是拍手叫好,认为这对他们有所帮助。
可时间一长,这些原本好的变法就立马变了味道。
那些豪强失去土地后,只能从其他地方搜刮回来,联合贪官污吏沆瀣一气,大肆收割民脂民膏,所谓的下分土地也没进行下去。
最终还是再次回到了那些豪强地主那里,只不过身在长安的王莽不知情而已。
天风三年,天灾不断,庄稼颗粒无收。
大汉积极组织赈灾,王莽也同样如此,但因为变法的失败,导致对基层控制力减弱。
各地为了敷衍朝廷也瞒报赋税,导致王莽认为地方府库很充盈,可实际上根本拿不出什么钱粮。
这场变法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失败了,连最后心向新朝的普通百姓也逐渐被耗尽了耐心,再加上有隔壁大汉的对比,差距立马显现来出来。
有不少百姓自发的逃往南阳、徐州和河北。
向汉朝廷对此当然照单全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