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忠诚的南京
御驾在扬州盘桓的时间里,从盐政系统即将开始的动荡已经传到不远处的长江以南。
一个完全没有瞒的消息,便是有不少地方官和淮扬盐政官在面圣时都递了奏本,人均神情忐忑、如同待罪之身。
另一个私下里传得有模有样的消息,自然是皇帝先行微服到了扬州,还有那个名声更躁的观运楼。
于是御驾从扬州再启程后,南京部衙的官员们更加战战兢兢了。
尤其是南京户部的郎中主事和其他小官吏员们。
但没用,只能慌,堪称煎熬。
长江水师在扬州运河口加入了护航队列,御驾距离南京已经只有一天路程。
已经是六月盛夏,迎驾的官民都等候在石城门外的莫愁湖畔。
其中,最前面的自然是一众藩王。随后,则是魏国公、宁国公等在南京的勋臣,而后则是成敬等内臣和南京诸部衙官员。
至于江南耆老、士绅大族之家,只在最外围。
南京也有锦衣卫,现在南京这边的一道卤簿大驾也早就准备好了。
天气炎热,一众人等盛装迎候,自然早已大汗淋漓。
何况南京诸部衙的命运始终是心头放不下的大石,皇帝亲临的压力庞大无比,让天气都显得更加沉闷。
石城门外就是莫愁湖,而莫愁湖所在的秦淮河,从它汇入长江的口一直到南面水西门处的那一个口,此刻都已经清空。
南京缺不了水运补给的各种物资,毕竟此时南京城百姓已过百万口。但莫愁湖西面南京外城墙最西面的江东门附近才是民船码头最繁华的地方,他们大可先绕行至水东门卸货。
也就这些天不便而已。
南京很特别,御驾要在南京停留半月。
有了扬州传来的消息,从前天开始,秦淮河畔就早无往日里的热闹,许多地方都暂时歇业。
皇帝带给南京城的只有紧张。
待到临近黄昏时,才先有长江水师的战舰先过了定淮门,而后是清凉门。
从战舰上下来的,是靖国公俞咨皋和他率领的护驾亲军。
这边寒暄未毕,后面才看到龙舟驶入众人的视野。
石城门外,顿时鼓乐大作,码头岸上的人齐刷刷地跪迎着。
王微站在淑妃、荣妃身后做个小宫女,眼睛瞪得大大地看这雄壮森严的南京城。
而陛下则带着两个皇子站在外面的甲板上,负手傲立。
义兄和邹公公服侍在一旁。
船队的后面,吴养韬等六人如同小鸡仔齐聚一船。
他们后来与刘公公对接过,反正之前应承的银子分文不差,最后甚至凑足了两千万两。他们的老爷子们齐声向皇帝保证,待御驾回京时,便在扬州悉数装船运往北京。
这么巨大的一笔银子,当然需要时间去筹集。他们几个小的随驾去广州,老一辈则要辛苦几个月了。踏足多少地方、与多少大家密谈,那是他们的工作。
如今吴养韬等人看着那么多王公和重臣齐齐跪迎,整个南京城俯首帖耳,心里自然只有一个感觉:哥们上船了!
御驾船队在秦淮河面上排得很长,他们要等前面的龙舟先靠泊。
隐隐听到山呼万岁,过了一阵后面的船才开始动。而前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卤簿大驾已经开始移动。
王微现在的身份是小宫女,她走在宫女队伍里,簇拥着两位后妃的轿辇往前走。
而前面,朱常洛则站在大辂上面,看着南京城内的百姓们夹道欢迎。
这是南京诸官们整出来的迎驾阵仗。
南京不比其他地方,他们认为,南京百姓也只是在护驾亲军列队之外跪迎山呼万岁以示忠顺,并算不得劳民伤财。
皇帝毕竟要从石城门一路穿街过市,去到南京仍保存完好的这座紫禁城。
况且,让南京百姓们一睹天颜,亲见圣天子御驾抵达南京,对皇帝来说应该也是乐意的。
长长的队伍从石城门缓缓移动,天色还只微暗,但南京城内已经灯火通明,更显得安定繁荣。
御驾从洪武门进入南京皇城,随后才一路过承天门、端门、午门进入南京紫禁城。
论面积,南京紫禁城比北京紫禁城还要大上不少。原先格局都一样,但几成一个正方形,东西更宽。
朱常洛进入了这南京紫禁城之后,则是藩王家眷们都在奉天门前迎驾。
“天色也不早了,先到乾清宫,过一会乾清宫家宴。”
这第一天晚上,自然就是皇帝和诸位仍旧在南京的藩王聚宴。
南京紫禁城里,只有前面的三大殿及后面的两宫区域始终没有藩王能踏足。今天,被搁置已经不知多少年的南京紫禁城三殿两宫才重新拥有主人。
到了乾清宫,这里和北京乾清宫自然不同。
朱常洛看着成敬,笑着说道:“准备不少啊。”
“遵陛下旨意,往日里已经不再多耗钱财打理。如今诸多物件,都是各位王爷进献的。”
“倒是难为他们了。”朱常洛说着,“准备起来吧。朕先沐浴一下,换身常服。”
“是。”
紫禁城内今日热热闹闹。人手本身已经不太够,自然都是从各藩王院里抽调。
皇帝要赐宴诸王,又从南京城内提前召了不少大厨来准备。
成敬身上的担子很重,毕竟是御膳,马虎不得。随驾南来的内臣虽然在邹义的指挥下开始把关,但邹义对成敬当然要尊重。
“陛下常常念叨,说幸亏有成公公镇守南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